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3 道试题
1 . 下图为1953年的宣传画《提高生产,保证质量,是热爱祖国的表现》。该画反映出(     
A.国民经济恢复工作有序开展B.宣传工作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C.经济建设开始出现冒进趋势D.计划经济体制利于改进生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从1961年起,我国开始精减职工和城镇人口,精简人口主要对象是1958年以后来自农村的新职工。到1963年7月,全国减少职工1887万,全国城镇人口减少2600万人。全国职工工资总额,从1960年的263亿元,降低到1963年的214亿元。党和政府此举(     
A.有效缓解了粮食供应紧张局面B.推动了国民经济布局的调整
C.保障了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施D.确保了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2023-02-24更新 | 764次组卷 | 12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三校(盐城一中、亭湖高中、大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提取如图宣传画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
4 . 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要求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提出了一整套符合中国实际的方针政策。材料表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A.完全照搬了苏联模式B.基本解决了阶级矛盾
C.强调从基本国情出发D.满足了人民普遍愿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今后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但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作为补充。在社会主义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但附有一定范围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这表明中国(     
A.总结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工作教训
B.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C.提出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向
D.正在探索实现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型
6 . 《人民日报》的七一社论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作,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立场与理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不同时期七一社论的词频分布

时期项目12345678910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关键词人民领导革命建设党员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群众干部毛泽东
词频43373636272726252322
改革开放时期关键词建设人民社会主义改革领导思想历史群众政治党员
词频3732592472472392361481471461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关键词人民改革中国共产党历史群众社会主义精神使命中华民族领导
频词118443838282724232121

从上述材料中选取两个或三个时期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信息有关联,阐述合理并有史实依据,表述清晰。)
2022-11-12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1953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典礼在某厂区隆重举行。一万多名建设者在一匹红绸上签名,表示决心。六名年轻的共产党员将刻有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的基石,安放在厂区中心广场。这可说明当时我国(       
A.社会主义改造成效显著B.人民热情建设社会主义
C.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D.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
2023-08-16更新 | 110次组卷 | 1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8 . 1957年底,中国职工人数达到2451万人,比1952年增长55.1%,职工平均工资也比1952年增长了42.8%。这说明,当时(     
A.资本主义工商业恢复和发展B.农业集体化取得明显成效
C.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D.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
9 . 如图是发表于1956年的宣传画《铲掉田坎,连成一片》。该作品旨在
A.表达农业服务于工业化建设的诉求
B.宣传党开展合作化运动的方针政策
C.彰显农民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智慧
D.说明女性成为农村建设主导力量
2022-06-2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1978年,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解决农业快速发展并为工业化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中国共产党认为只有工业化才能最终解决贫穷落后,才能最终解决农民问题。为此,中国共产党逐步建立起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体制。农业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农业剩余产品,降低了工业发展成本。1953~1957年国家预算收入中,由农业及副产品收购、加工、销售、运输等利润和税收间接构成的财政收入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0%。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材料二   1978年后,城乡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政府不再完全通过计划的手段来调节城乡关系,但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趋向并没有立即改变。当农副产品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已能够满足城市需求的条件下,农民和农村主要通过直接投资(乡镇企业)、提供劳动力等方式,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2006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近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我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以上材料改编自武力《1949-2006年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政策的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的变化。
2022-06-08更新 | 4241次组卷 | 37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曹甸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