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1991年10月8日,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刊发长篇评论,着重论述只有把生产力搞上去,才能在和平演变的挑战中岿然不动。文章明确提出苏联的“红旗落地”,并非在于“卫星上天”,社会主义国家唯有经受住新科技革命的挑战,红旗才能举下去,才能更高飘扬。这一评论(     
A.回应了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B.未能认识到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
C.贯彻落实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神D.意在为扩大改革开放扫除思想障碍
2 . 1981年,一些国营企业拆除原有工厂围墙,将空地租给个体户开店,或利用闲置资源开展副业等,并允许职工“停薪留职”,从事岗位以外的工作。这一现象反映出(       
A.企业建立多种经营模式B.国家推行政企职责分开
C.计划经济体制逐渐松动D.市场主导资源配置过程
3 .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般性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普遍供不应求的状况基本结束,基础产业“瓶颈”制约的状况明显缓解。到200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7595亿元,比1989年增长3.6倍,年均增幅高达15.9%。上述状况主要得益于
A.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B.社会消费观念发生改变
C.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D.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
2022-01-12更新 | 415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我国1980年开征个人所得税时提出“我国因为实行低工资制度,居民的收入不高,以往没有开征个人所得税。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高的居民将会逐渐增多,他们应当对国家多作些贡献。”由此可知征收个人所得税
A.有效解决了贫富差距问题B.大幅提升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促进了个人收入实际增长D.顺应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需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82年12月《人民日报》报道,浙江义乌某供销社在改革后,改变了过去“上面来货多少,下面供应多少”的状况,主动深入农户了解他们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情况,采购农民所需物资;许多职工还积极寻找经营门路,开拓新的市场。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
A.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得以理顺B.经济责任制逐步实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
2021-06-13更新 | 11499次组卷 | 9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