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各方面主要表现


材料二   下面四幅图是18—19世纪西欧农业生产的情景:


材料三   由于有效克服危机尚需时曰,这期间美国的农产品价格仍将继续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所以必须着眼在国内寻求一个实际能够减少农民生产过剩的有效方法.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从1932年到1939年,美国小麦、玉米、燕麦等主要农产品的平均价格从每蒲式尔28.5美分增加到5Z3美分,棉花价格从每磅6.52美分增加至9.09美分,美国农业的总收入从390亿美元增加至660亿美元。

——王祖奇《亨利A华莱士与罗斯福新政农业改革》

材料四   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我们现在正进入城乡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大发展的时期。

——1983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组农业生产方式有何不同。分析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当时美国政府“减少农民生产过剩”的措施是什么?此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意义。
2020-07-2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
2 . 1992年8月9日凌晨,深圳市发售新股认购抽签表,120万股民手拿身份证和钱涌入深圳争相购买。不到半天,500万张认购表售而空。与该现象有直接关联的因素是
A.深圳经济特区的正式建立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完成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D.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3 . 20世纪80年代初,许多私营企业纷纷向集体或国营企业支付一定的管理费,挂名取得一个非私营的名分。这种被称为戴“红帽子”的做法成为私营企业赖以生存的保护伞。这说明当时
A.公有制企业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B.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依然存在
C.私营企业发展需要国营企业扶持D.私营企业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民主化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公元前594年,各派别一致同意任命梭伦为首席执政官,执掌政权实行改革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早期政治发展概况。梭伦改革如何动摇贵族统治的基础?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德国裔历史学家卡尔·魏特夫在其出版的《东方专制主义》一书中认为,西方社会和东方社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形态。东方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与治水等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密不可分。大规模的政府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导致了高度集权的专制政权。


(2)材料二作者认为东方专制主义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简要评析其观点。

材料三   政治制度……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材料三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结合20世纪前后,中国近代史上两例政治事件加以说明。

材料四   这些年,世界瞩目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也关注中国的政治发展模式。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更重要的是将来,中国倡导的民主价值观、社会发展模式和对外政策,会进一步在世界公众中产生共鸣和影响力。”

——2009《人民日报:鲜明的特色独创的优势》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导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极大成就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中国“特殊的民主方式”基本框架是什么?
(5)综上所述,你对人类政治体制的发展有何认识?
5 . 下面是1978—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表(单位:亿元),其中9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B.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C.中国成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6 . 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经常以美国视角描述中国。以下图片可以反映出新时期中国
A.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逐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
C.发展中机遇与挑战并存D.始终受到西方媒体的质疑
7 . 1961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79年4月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提出了“新八字方针”,即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说明
A.经济建设正在摆脱“左”倾束缚B.原八字方针加重了“左”倾危害
C.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全面展开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始探索
2020-06-11更新 | 10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玉林市育才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段考历史试题
8 . 1993年,作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第二货币”——粮票,在完成自己38年的神圣使命后“光荣退休”。这不仅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更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B.人民公社化时代
C.计划经济时代D.市场经济时代
2020-06-11更新 | 181次组卷 | 37卷引用:广西贺州市钟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理科)
9 . 据统计,2003年在169万家乡村集体企业中,就有95%实现了各种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其中20万家转成了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139万家转成了个体私营企业;二者增加值已占全部乡镇企业的70%以上。乡村集体企业变革反映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B.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亟需改革
C.农村经济需加快和城市的经济互动D.政府持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10 . 如图为1990一1994年我国私营企业的从业人数增长情况示意图。图中现象反映了我国
A.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变革B.私营经济成为国民经济主体
C.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D.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