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承包运动”,个人首创精神带来了农业生产的大幅度增长。关于这场“承包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体现了传统平均主义色彩B.改变了我国土地所有制的形式
C.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D.成为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举措
2 . 2016年,有学者调查湖北武汉郊区的农民家庭,结果显示∶约2/3的农户选择将承包地外租或被征用,其中10.41%的农户将土地出租给别人从事农家乐、办工厂等非农活动。这折射出当代中国(     
A.城市化进程加快B.城乡差距的缩小
C.土地所有制变革D.产业结构的变化
3 . 辽宁黄海汽车集团是老牌国企,20世纪90年代初其产品市场占有率为30%~50%。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其产品市场份额逐年萎缩,到2002年,其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仅为5%,其行业排名下滑至第7~8名。至2002年10月末,辽宁黄海汽车集团实际上已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材料折射出
A.市场经济体制不利于企业发展B.国有企业改革亟待深化
C.加入世贸组织对国企冲击巨大D.城市经济改革走向失败
4 . 在江苏的华西村,每天准时收看新闻联播的吴仁宝一看到邓小平南方视察的新闻,当晚就把村里的干部召集起来开会,他下令动员一切资金,囤积原材料。村里当时购进的铝锭每吨6000多元,三个月后就涨到了每吨1.8万多元。这表明
A.改革不断深化影响资源配置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现代企业制度加剧市场竞争D.投资过热导致市场秩序失衡
2022-05-05更新 | 462次组卷 | 11卷引用: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86年,厉以宁在《体制.目标.人:经济学面临的挑战》一书中明确指出:生产要素中的人与财产要有效配置,就应有相应的市场机制,这种市场机制必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资本市场和劳务市场。由于他力主股份制和所有制改革,因而被称为“厉股份”“厉民营”。厉以宁的观点
A.揭开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B.消除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D.顺应了经济改革的发展方向
2022-03-25更新 | 145次组卷 | 5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在学习“改革开放进程”后,某同学按照时序整理了有关内容。正确的一组是(     
A.经济特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村突破—全方位开放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村突破—全方位开放—经济特区
C.农村突破—经济特区—全方位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经济特区—农村突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方位开放
7 . “价格双轨制”是将价格分为“计划内”与“计划外”两种,“计划内”由政府定价,“计划外”由企业自销、买卖双方协定。从1985年开始,“价格双轨制”在我国逐步实行,其范围也从工业品生产资料扩大到其他商品。这一制度
A.割断了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B.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资源配置
C.确定了国企改革的正确目标D.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8 . 1994年国务院实施税制改革,内容包括:建立以增值税为主体、消费税和营业税为补充的流转税制,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扩大资源税征税范围,取消奖金税和工资调节税等。这一税制改革
A.形成了完整的税制体系B.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C.推动了政府机构的调整D.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理论内涵
9 . 1978年10月,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代表团访问中国,美方代表向中方提出合资经营的方案,中方代表的反应是:虽然感到新鲜有趣,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中方谈判代表李岚清回忆说:当时对搞中外合资经营“一是不懂,二是不敢”。这表明当时中国
A.对西方国家怀有敌视态度B.思想解放问题任重而道远
C.实施灵活务实的外交政策D.尝试改变单一所有制结构
2021-09-03更新 | 789次组卷 | 22卷引用:新疆乌苏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汇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79年新年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的高频词汇包括
A.中国人民 侵略 中国 美帝国主义B.合作 改造 农业 生产先进
C.技术 现代化 先进 科学D.开放 稳定 企业改革
2021-07-08更新 | 7535次组卷 | 73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