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关于农民土地问题,苏联新经济政策在坚持土地国有前提下农民可以自行选择具体的使用形式,新中国在土地公有基础上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农民获得了土地经营自主权。这说明
A.各国普遍实施土地公有B.民生问题关乎社会发展
C.国情差异影响政策效果D.中苏治国理念基本一致
2 . 农民作家周克芹善于书写社会变革中的农村生活。《山月不知心里事》揭示农村改革初期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晚霞》体现了改革开放中农民意识里先进与落后、改革与保守的对立冲突;《邱家桥首户》反映农民迈向小康时面临的新问题。由此可知
A.时代风貌影响文学创作B.作家富有浪漫主义情怀
C.农村改革激化社会矛盾D.市场经济促进文学繁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20世纪初,曾经称霸全球的大美帝国开始走下坡路,经济学家称英国这一时期在经济上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的现象为“英国病”。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撒切尔夫人担任了英国首相,这期间为了医治“英国病”,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这项改革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撒切尔政府认为凯恩斯主义已经不适用于英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需要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第二,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度大力进行企业的国有化改革,而现在私有化改革导民营资本进入国有企业,能够规范其管理机制、加强对公司运作的监督力度、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以及市场竞争力…私有化作为撒切尔主义的一项核心政策,经历了由尝试性私有化向系统私有化转变的过程,与撒切尔夫人执政三届任期相对应,有如知下三个阶段:1979~1983年私有化尝试性阶段;1984~1987年私有化大发展阶段;1987~1990年私有化深入发展阶段。

——摘编白郭放等《英国国企改革对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启示》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控制经济和生活。于是国有企业便成为国家控制人力、物力的形式,刚开始见效颇快,国家经济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但是随着经济规模步扩大,全部采用统一计划指令来控制经济生活难度大。与此同时,人民的消费水平提高,生产和消费也逐渐分离开来。集权管理体制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之后,扩大了企业经营的自主权,明确了国家和国有企业的具体权利关系,从而国有企业主体具有利益地位,国有经济逐渐盘活。具体来看,扩大企业自主权之后,企业开始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由此也开创了国有企业独立经管的局面。

——摘编自何江川《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20世纪70~90年代英国和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相似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国国有企业改革最大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实行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
4 .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新一届政府的责任。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就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四次调整,下面的叙述选项全部正确的是(     
A.AB.B
C.CD.D
2021-05-1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部分中学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