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一家人种几亩田地的土地经营模式,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在国外一个人就能做好的事情,就能种的田地,到了中国却需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来完成。这样的低效率自然造成了农民的贫苦。这反映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符合自给自足的农业传统
B.造成土地所有权的分散
C.亟需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D.忽略了人口众多的国情
2019-08-14更新 | 2723次组卷 | 41卷引用: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练习历史试题
2 .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统计,“六五”计划期间(1981—1986年)与1953—1978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主要数据对比如下表。几位高二同学分析了表格中数据变化的原因,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社会总产值增长速度(%)工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国民收入增长速度(%)
1953—1978年平均7.98.26.0
“六五”期间平均11.011.09.7

A.甲: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和开放
B.乙: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决策
C.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D.丁: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市场经济框架
3 . 下图反映的是1980年和1990年的中国经济成分统计,图中表格数据的变化说明

A.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
B.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公有制经济失去主体地位
D.对外开放格局逐渐形成
4 . 如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
年份农业工业
轻工业(%)重工业(%)
第一年26.632.141.3
第二年27.234.338.5
第三年28.836.734.5
A.1949—1951年
B.1953—1955年
C.1958—1960年
D.1979—1981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1978—1998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趋势(来派于《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关于图中曲线变化的主要背景,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80年代初期下降与家庭联产承包有关
B.80年代后期增高与经济体制改革无关
C.1990年波动是因为“南方谈话”影响
D.1994年后下降是因为贯彻十五大精神
6 . 《中国经济60年》中写道:“自从1985年广东省的广州、佛山、江门、湛江等四个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城市’,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从辽东半岛到广西沿海一线涌现了已经初步形成成片市场、经济具有很强活力的地区。”从中可以看出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上述四个城市开始
B.改革开放促进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起来
D.全方位、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7 . “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1984年每个农业劳动力所创农业产值近890元,比1980年提高34.8%,年均增长7.8%,大大超过1953年至1978年平均增长1.2%的水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C.农村土地经营权的调整
D.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影响
2019-04-15更新 | 158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习题:11.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年--至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年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
A.B.C.D.
2019-01-30更新 | 225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9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中学高三历史选修练习二
9 . 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2019-01-30更新 | 5480次组卷 | 102卷引用: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历史综合练习十
10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超英赶美
“二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
“六五”(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
“七五”(1986—1990):改革阉关治理整顿
“八五”(1991—1995):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十五”(2001—2005):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引自《中国青年报》2006年3月20日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在召开前即被媒体和中国民众与35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相比较。后者被公认为“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引自《京华时报》2013年11月21日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一五”计划期间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工业增速”?“二五”计划期间,“大跃进”为什么最终导致了“大倒退”?
(2)“六五”计划期间,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八五“小平南巡”发表了重要讲话,概括这一讲话有何重要意义?
(3)如果要补充材料一,增加“十二五”的主题词,可以用材料二里的什么词?
(4)综上材料,指出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2019-01-30更新 | 800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中学高三历史选修练习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