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1979年,国务院财经委员会首次在北京开设“外国经济学讲座”,介绍了发展经济学、比较经济学、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新剑桥经济学、新自由主义、社会市场经济等当代西方主要经济学流派。这一做法
A.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B.体现了思想解放的历程
C.奠定了市场经济改革的基础D.有利于中美关系正常化
2 . 1981年,被誉为“迈出承包、雇工第一步”的广东农民陈志雄在当地引起了众多非议,是年5月,《南方日报》在二版头条刊发了《胆从识来-访大面积承包鱼期的社负陈志组),大胆肯定了这个搞活搞好渔业生产的能手。非在编者按中明确表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仿照试行。这反映了当时
A.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B.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推广
C.农村改革引发城市改革D.群众创造力加快改革进程
3 . 1980年国家农委的一份农村调查报告中写道:“‘尖头户站,滑头户看,老实户气得不愿干’的现象没有了”,“‘干到腊月二十九,吃了饺子就动手’的一年到头打疲劳战的现象也没有了”。这反映出
A.生产关系调整初见成效B.农村社会风俗的改变
C.农村温饱问题得到解决D.人民公社制度的取消
2021-09-27更新 | 4815次组卷 | 42卷引用:江苏省姜堰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合格考(学测)历史试题
4 . 作为“发财致富”符号的“万元户”,在1980年还是特例,只有短短三四年,到了1984年就迅速到达峰值,仅仅《人民日报》年使用量就达113词次,平均每三天就会有1词次,是前年的4倍。这反映出
A.党报成为政策宣传的主阵地B.体制变革提高国民收入水平
C.经济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的实现D.国企全面改革改善了职工生活
5 . 1983年,东莞县专业户、重点户、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应运而生、蓬勃发展,从事各种专业的劳动力6.87万人,占农业总劳动力的16.4%。这反映了当时
A.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B.农村改革激发社会活力
C.国企改革取得初步成果D.对外开放不断走向深入
2021-09-02更新 | 319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1978年11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中央工作会议。会议专门印发了《苏联在二三十年代是怎样利用外国资金和技术发展经济的》等参考材料,同时指出,我们应该研究日本、西德(联邦德国)、南斯拉夫等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的情况,很好地借鉴他们的经验。由此推断,中央工作会议
A.完成了工作重心的转移B.实施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C.转变了经济发展的思路D.认可了市场经济的作用
2021-07-18更新 | 321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八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汇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79年新年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的高频词汇包括
A.中国人民 侵略 中国 美帝国主义B.合作 改造 农业 生产先进
C.技术 现代化 先进 科学D.开放 稳定 企业改革
2021-07-08更新 | 7544次组卷 | 73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8 . 针对一些企业不愿招收女工的现象,南通市于1988年7月颁布《南通市全民、大集体企业女职工生养基金统筹暂行办法》,实行生育费用统筹。这在全国是首创,社会反响很大。这一“首创”
A.深化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促进了沿海地区对外开放
C.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典范D.配合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021-07-01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在1993年2月份的全国两会上,有两个新看点。第一,代表们就餐第一次不再需要缴纳粮票;第二,50多位民营企业家第一次走进全国政协会场。这说明当时
A.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B.工作重心开始发生转移
C.对外开放迈出重大步伐D.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
10 . 新中国成立之初,新疆库尔勒只是一个边陲小镇,经济十分落后。1979年库尔勒大刀阔斧的进行农村和城市经济改革,人民生活日益提高;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战略,库尔勒加快了国际物流园的建设,成为新疆第二大城市。库尔勒取得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B.边陲城镇的区位优势
C.国家发展战略的引领D.中外经贸繁荣的刺激
2021-06-25更新 | 89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