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1980年,国务院批转的国家计委等部门《关于实行基本建设拨款改贷款的报告》规定,从1981年起,凡具有还款能力的企业都由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简称“拨改贷”。1985年起所有预算内基建投资全部实行拨改贷。“拨改贷”的实施
A.扩大了地方权限B.活跃了市场经济
C.明确了经济责任和利益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
2022-01-01更新 | 461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2 . 某记者在回忆录中写道:“现在农村的确‘活’了,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各种副业欣欣向荣。看来,包产到户、包产到劳等责任制,确已行之有效,是搞活经济的不二法门,城市里的企业管理,也在开始推行这种精神了。”这表明当时
A.城乡改革互相促进B.全面整顿初见成效
C.逐步开展经济体制改革D.倡导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2021-12-27更新 | 4879次组卷 | 43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江苏历史高考真题
3 . 1984年,第一次全国地方出版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召开,会议要求出版社建立严格的责任制,要尊重编辑部门知识分子的脑力劳动,使贡献大的知识分子能够得到更多的收入。这次会议的召开
A.拉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B.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时代要求
C.建立了出版行业的现代企业制度D.推动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4 . 1980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计划会议,最终确定在15个省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办法,即划分中央和省、市、自治区的收支范围,多收多支,少收少支,自求收支平衡。这一办法
A.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B.扩大了地方经济的自主性
C.推动对外开放的深入D.建立起市场经济的新格局
5 . 1979年4月中央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当时技术引进主要体现在两个“转变”之上:一是由新建项目为主转向技术改造为主,二是由成套设备引进为主转向采用许可证贸易、合作生产、顾问咨询和技术服务为主。由此可见我国
A.确立了对内改革的中心环节B.调整了对外开放的部分目标
C.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D.遵循了“先行先试”的理念
2021-11-25更新 | 13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二)历史试题
6 . 劳模是时代的领跑者,下面是不同时期全国劳模代表与劳模评选情况的简介,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时期突出代表与评选情况简介
新中国成立之初时传祥(掏粪工人)王进喜(石油工人)张秉贵(售货员)
改革开放初期陈景润(数学家)罗健夫(工程师)彭加木(科考队长)
2005年出现私营企业家30多人。控制企业负责人和县处级干部比例
A.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劳模都是体力劳动者
B.改革开放初期评选体现了市场经济导向
C.私营企业家当选体现对私营经济的肯定
D.21世纪后劳模评选逐渐淡化了官方色彩
7 . 下表是《广东省劳动力行业结构表》,各行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在此期间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对此变化,下列选项中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加入WTO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B.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激发了社会活力
C.区域集团化推动了劳动力迅速转移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产物
2021-11-1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在改革开放中,不同所有制联合而成的企业联合体、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新的公有制形式纷纷出现,并以顽强的生命力而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此基础上,中共十五大作出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的论断。这说明
A.经济改革开始突破计划经济束缚
B.非公有制占据国民经济主体地位
C.国家政策直接指导着改革的方向
D.实践探索是理论创新的重要前提
2021-11-19更新 | 658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历史试题
9 . 下图是一张“集资券”。作为史料,可直接论证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创新B.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措施
C.对外开放中积极学习外来经验D.十五大经济方针得以贯彻落实
2021-11-10更新 | 208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1-22高三上·山东德州·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78年10月,邓小平在会见联邦德国新闻代表团时说:“你们问我们实行开放政策是否同过去的传统相违背。我们的做法是,好的传统必须保留,但要根据新的情况来确定新的政策。”邓小平意在强调中国
A.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推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
C.应遵循“求同存异”的外交传统D.坚定对外开放的政策取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