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一个时期的城乡居民收入比反映了当时的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对下图城乡居民收入比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①体现了农村改革毫无成效B.②源于经济特区的建立发展
C.③反映了国企改革成绩显著D.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2022-02-24更新 | 302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 广州五中 珠海二中 佛山三中)四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的内容是1978年以来中国大学生择业观的四个发展阶段。据此可知(     

1978-1992年

择业主体意识唤醒

1993-2002年

择业功利色彩弥漫

2003-2012年

择业理性务实回归

2013年至今

互联网+创新期择业灵活多样凸显

A.国家政策主导大学生就业B.社会崇利风尚渐趋浓厚
C.高校就业机制仍存在缺陷D.时代转型引发观念变化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发展合作社的演变

材料   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变化表

时间基本情况
192719371929年中共领导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上杭县才溪乡成立了第一家合作社——劳动互助组,后出现多种合作社,但以消费合作社和粮食合作社为主,多是农民自发组织的。
19371949主要分布在陕甘宁、晋察冀等边区,以经营综合性业务为主。到解放前夕。全国已有合作社达3万多个。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覆盖整个解放区的供销合作社网络。
19491978由农民自发组织的初级合作社逐渐发展到土地集体化的高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体制。
1978年后从以家庭经营为核心的家庭联产承包制逐渐转向农民专业合作社;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合作社法》出台后,推动了农村合作社迅速发展,到2011年,全国已有超过35家的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占我国农户总数的10%。

——摘编自张晓倩《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变迁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我国农村合作经济变化的特点及其作用作出合理的解释。
2022-05-07更新 | 14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十一)
4 . 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1960-1965年工业、农业总产值
(单位:亿元)

图二

图三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图

(1)图一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是怎样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依据所学知识,指出图二所反映的经济发展状况出现的原因。
(3)图三反映的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变化源于哪一政策的实行?
2022-04-2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从1993年到2002年,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国有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一时期国有企业改革从政策调整进入到制度创新阶段。文中“制度创新”是指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D.学习国外先进管理方法
6 . 为在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了解改革开放,小周制作了如下时间轴:

(1)按时间轴内容填空:
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______;⑤______;⑥______
(2)通过对时间轴的梳理,可以发现新中国经济发展发生了诸多变化,结合上述材及所学,请你谈谈对这种变化的认识。
2022-04-21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1950年1月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试行组织条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设民事、刑事、行政三个审判庭。1979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设立了经济审判庭,使经济审判从原有的民庭中独立出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于1980年年底之前先后设庭。经济审判庭建立了收案、结案、回访、司法建议等制度。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为平反文革留下的冤假错案做准备
B.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D.激发了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和干劲
2021-12-18更新 | 469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天壹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8-19世纪中期的英国,一方面,声势浩大的圈地运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另一方面,工业革命也迅速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的因素也渐渐地渗透到农村。农村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为农民改变命运提供了机遇。一些农民设法变成农场主并采用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经营,使用大机器进行耕种;一些农民可以利用农产品价格高涨的有利条件来获取更好的生活;贫苦农民则进入农场做雇佣农业工人。

英国农民面对圈地运动带来的挑战,他们中除小部分退缩外,其他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了挑战。他们有的离开家乡流入城市,有的移民海外。这些农民挑战的是传统的小农意识,挑战的是自己适应新环境的生存能力。

——吴玄《18-19世纪中期英国圈地运动对农民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在经历了多年的失误以后,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深切感受到人民公社这一农业经营制度“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弊病,农村改革也就必然会以分配问题作为突破口。1978年,许多地方自发地出现了“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做法,突破了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把农业生产的基本核算单位缩小到了“作业组”和“农民家庭”。与“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同时出现的还有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搞的“包干到户”,即后来说的“大包干”。“大包干”与“包产到户”的区别在于农民完全摆脱了生产队的束缚,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和生产成果的支配权,从根本上突破了集体统一经营、统一分配的农业经营制度。

——胡小平、钟秋波《新中国农业经营制度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圈地运动下英国农民的出路。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农业经营方式与英国的不同之处并分析我国的原因。
2022-04-24更新 | 108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2届高考仿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9 . 20世纪60年代,浙江绍兴华舍街道西蜀阜村,在大队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办起“绍兴县第六纺织厂”,当时一听到要抓“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典型,就会寝食难安,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该厂俨然成为绍兴县屈指可数的外贸大工厂。这一变化得益于
A.改革开放激发了人们的活力与创造力
B.我国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我国的全面推行
D.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根本改变
2022-02-23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2届年高三下学期核心模拟卷(中)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1979年农村的景象,“农活忙完,人就自由了,想干啥就能干啥;而不必像生产队那样,一年四季把手脚捆在土地上,一天一天磨洋工,混几个不值钱的工分”。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所有制发生变革B.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C.农民获得生产自主权D.农业机械化的普及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