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2020年12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巴巴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立案调查;2021年4月责令阿里巴巴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182.28亿元罚款;4月26日,根据举报,依法对美团实施“二选一”等垄断行为立案调查。这反映了(     
A.我国政府的职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B.这两个企业受外资控制破坏我国经济
C.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我国的经济结构通过调整走向合理化
2 . 建国初期,为了保持地方与中央的随时联系,由国务院批准设立各省市自治区派驻北京的办事处,简称驻京办。到1992年之前驻京办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钱要人。这说明
A.国民经济发展迅速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
C.经济所有制发生重大改变D.国家优先发展地方经济
2022-03-1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西昌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自1840年开始,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救国救民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1)材料一所述“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

材料二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使中国逐步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道路中的两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历史事件。

材料三   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3)材料三所述“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什么历史事件为开端?中国“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
2022-03-1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1980年,国务院批转的国家计委等部门《关于实行基本建设拨款改贷款的报告》规定,从1981年起,凡具有还款能力的企业都由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简称“拨改贷”。1985年起所有预算内基建投资全部实行拨改贷。“拨改贷”的实施
A.扩大了地方权限B.活跃了市场经济
C.明确了经济责任和利益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
2022-01-01更新 | 461次组卷 | 10卷引用:高一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过关测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82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集体所有的耕地、林地、草地、滩涂以及荒山等的使用,必须服从集体的统一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准私自占有;集体划分给社员长期使用的自留地、自留山以及宅基地,所有权仍属集体。上述材料表明
A.党中央和政府高度关注农业的发展B.土地集体所有是农村改革的基础
C.集体划给社员的土地不得随意开发D.农民按照集体统一规划进行生产
2022-01-01更新 | 232次组卷 | 5卷引用:高一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过关测试】
6 . 1979年,广州市分配给东山区建房修房的资金为100万元,远不能满足东山区实际需要。10月,东山区与香港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由港商投资1080万元人民币,东山区提供土地,共同兴建东湖新村住宅小区,另外还有关于房屋销售等内容。这说明当时广州
A.开始启动“安居工程”B.房地产等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
C.尝试突破计划经济体制D.经济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
2021-12-29更新 | 377次组卷 | 9卷引用:高一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过关测试】
7 . 1980年12月,陈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我们是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的国家,我们是在这样一个国家进行建设,""香港、新加坡、南朝鲜等地区没有八亿农民这个大问题 ""欧美日本各国也没有八亿农民这个大问题。"上述讲话强调
A.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经济改革要从中国实际出发
C.要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对外开放要注重引进和吸收
8 . 某记者在回忆录中写道:“现在农村的确‘活’了,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各种副业欣欣向荣。看来,包产到户、包产到劳等责任制,确已行之有效,是搞活经济的不二法门,城市里的企业管理,也在开始推行这种精神了。”这表明当时
A.城乡改革互相促进B.全面整顿初见成效
C.逐步开展经济体制改革D.倡导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2021-12-27更新 | 4897次组卷 | 43卷引用:高一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过关测试】
9 . 1981年10月,国务院批准《关于实行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若干问题的意见》,以“减税、让利、扩权”为核心的改革在城市全面展开。自此城镇国有和集体企业纷纷实行“承包制”,我国最早一批明星企业家就是在这个新制度中孕育出来的。材料中“新制度”的目的是
A.改善经济所有制结构B.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2021-12-27更新 | 274次组卷 | 6卷引用:高一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过关测试】
10 . 1950年1月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试行组织条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设民事、刑事、行政三个审判庭。1979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设立了经济审判庭,使经济审判从原有的民庭中独立出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于1980年年底之前先后设庭。经济审判庭建立了收案、结案、回访、司法建议等制度。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为平反文革留下的冤假错案做准备
B.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D.激发了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和干劲
2021-12-18更新 | 469次组卷 | 6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同步优化方案(统编版)-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