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978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的75.4%来自于工业,这一比重在1983年增至86%,之后逐渐下降,直至90年代有所回升并基本平稳。这反映了我国(     
A.受国际经济影响较大B.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C.重视发展外向型经济D.现代工业发展滞后
2 . [社会主义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

材料   20世纪50~90年代中国发展观指标比较表

20世纪50~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发展导向

经济增长导向型

经济发展导向型

经济社会进步导向型

发展目标

工业化

四个现代化

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标准

工农业总产值

国内生产总值

绿色国内生产总值

发展途径

增长优先

增长为主,发展为辅

发展优先

发展重点

重工业

工业

国民经济与社会

发展方式

外延式与粗放式

外延式与粗放式

内涵式与集约式

发展形势

积累优先

积累和消费并举

积累和消费并举

区域发展

均衡发展

非均衡发展

协调发展

发展动力

生产关系革命

体制改革与开放

社会全面进步

发展层面

经济

经济兼顾社会

经济、社会、人、生态


提取表3中的若干信息,围绕“中国发展观”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10-13更新 | 168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85年,广西出台了《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若干规定》,启动了广西科技体制改革。1986年11月,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改革科研事业拨款制度的暂行规定》,启动了科研院所初始改革。广西科技体制改革得益于(     
A.率先实行对外开放B.“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上海解放后,投机商囤积粮食,棉花、布匹和油料,扰乱市场秩序。从1949623日到730日,上海物价上涨了一倍多,并影响到整个华东、华北和华南等地。党中央决定依靠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再打一场“米棉之战”。1115日至30日,从东北地区每日调运1000万吨粮食进入关内,上海、天津、北京、武汉、广州、西安,南京等大中城市也都调集了大批的粮食、棉花、布匹和油料。1125日,中央政府一声令下,全国各大城市一齐行动,大量物资像潮水一样涌入市场。投机商们措手不及,竞相抛售存货,愈抛愈贱,愈想抛愈难以脱手。从19503月开始,全国物价逐步回落,一举结束了物价猛烈上涨、市场混乱的局面。

——摘编自《共和国的经济战争—米棉之战》

材料二   中国农村改革发端于1978年末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大包干”,随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在短短几年时间就扩展至全国。19821986年,连续发布了5个中央一号文件,肯定了农村创造的经验,排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思想和体制障碍。1985年,国家将粮棉油蔬菜等主要农副产品的统购统派制度逐步改革为以计划为主与市场调节为辅的制度。同时,政府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科学育种,农业产量逐年提高。政府还对农产品大幅度提价,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1991年的708.6元,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76万吨增长到1991年的43529万吨。

——摘编自万宝瑞《改革开放40年我国农业政策的演变、特点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取得“米棉之战”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提高粮食产量的举措,并分析其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1976年是我国集市贸易政策的探索时期,这个时期基本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制贸易”政策或在“统制贸易”政策下对自由贸易的探索,渠道单一,较为封闭。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部分,任何人不得乱加干涉。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统制贸易政策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1985年初中共中央正式提出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1992年党的十四大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此后市场范围逐步扩大,大多数商品的价格放开,计划直接管理的范围缩小,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大大增强,从此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主义集市贸易政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摘编自张先友《论新中国党的集市贸易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材料二   新时期我国乡村集市的繁荣,意味着农村消费市场在发展。当前大多数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商品化程度都在不断提高,而且由于市场能给广大农民带来便利和价廉物品,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放弃自给而选择市场,长期下来自然就依赖于市场了。所以,乡村集市的繁荣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乡村社会生活方式的市场化和城镇化。尽管目前的乡村集市处于低端市场层次,甚至还存在由监管的松散和缺失而引发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状况是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即由农村经济发展和结构所决定的。乡村市场的现代转型问题,关系农村社会结构的转型与发展。

——摘编自陆益龙《制度、市场与中国农村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集市贸易政策的变化并简析变化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我国新时期的乡村集市。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抗日根据地,是人民抗日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争,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敌人之目的的战略基地。面对1941年以后的严峻形势,各根据地军民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在农村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一方面,地主要减租减息,改善农民的生活,调动其生产和抗日积极性;另一方面,农民要交租交息以照顾富农和地主的利益,联合其共同抗日。

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步,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和肥西县成为包干到户和包产到户的策源地。根据邓小平的讲话精神,中共中央于1980年召开座谈会,形成《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纪要。随着文件精神的贯彻执行,以“双包”著称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向前发展,到1982年6月,全国实行这一制度的生产队达到71.9%。

——摘编自杨凤城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土地政策的政治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农村改革的特点,并说明这场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
7 . 1978年,新增就业人口的99%由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单位吸纳,此后国有经济单位和集体经济单位吸纳新增就业人员的比重在波动中下降;1992年以后则是持续下降;1997年,国有经济单位和集体经济单位吸纳的新增就业人员仅占49.86%。据此可推知,新时期中国(       
A.所有制结构的主体改变B.农村人口向城市大量涌入
C.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D.第三产业缓解了就业压力
8 . 1979年6月,北京前门大栅栏街道办事处干部尹盛喜辞职,带领7名知青创办青年茶社,卖大腕茶。他还创办青年综合服务社,一年后发展为北京大栅栏贸易货栈,经营全国1000多种商品,员工发展到130多人。尹盛喜的创业活动
A.反映了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化B.利用了市场经济建立的契机
C.推动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尝试D.丰富了乡镇企业振兴的经验
9 . 1978年7月,广州市糖烟酒公司南粤商店以柜组为单位,实行“定销售、定利润指标、定费用率、超额得奖”的奖励制度,分三类九等,每月对服务工作好的职工进行经济奖励。这一制度
A.开启了政府简政放权的试点B.结束了计划经济体制
C.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D.逐步推广到同类企业
2022-05-15更新 | 14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辽宁专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510月到19562月,邮电部分三批发行了《努力完成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特种邮票。全套18枚,分别描绘了一五计划中冶金、电力、煤矿、石油、机器制造、国防、纺织、讨论计划、农业、畜牧、水利、手工业、商业、交通运输、地质勘察、高等教育、和平生活、工人疗养的情景。


材料二   传统体制下,政府重点支持优势产业、大企业的发展,非国有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很难发展起来……1985年,国家指令性计划指标已降到20%,黑龙江仍高达52%,产品又大都被低价调拨。东北地区仍然存在着“等、靠、要”,缺乏对市场的认识,不善于捕捉机遇……老企业、矿城较多,工伤人员多,矿工退休年龄早,医疗费用中职业病、慢性病费用所占比例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支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春市工业设备的平均役龄在20年以上的约占60%。……所以,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做出了“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这一重要指示,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摘编自邹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困境及出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出路。
2022-05-14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重点高三协作体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