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黄道婆的手工棉纺织技艺在松江地区的传播,逐渐开始辐射到整个江南,随后向中原、湖广等地扩展,掀起了一场明清时期的“棉花革命”。在明清政府的推动下,棉花作为经济作物被大量种植,加之河南、山东等地的棉花伴随着地区商品市场的发展作为大宗商品贩运至江南,为江南地区棉纺织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由于棉纺织业的发展,对纺织劳动力需求进一步增大,出现了雇染匠、研匠“往来成群”的现象,在织造、染色和平整等流程上的分工也越来越细。棉纺织产品不再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小农范畴,而是大量投入市场销售,迎合了明清时期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棉布成为“寸布皆有”的主要布料,并远销海外。

材料二   近代开埠通商以来,洋商凭借雄厚的资金及本国国家权力为后盾,使我国棉花贸易基本落入外人之手,而华商大多资本短缺,金融周转不灵难以与洋商抗衡。近代国际市场棉花贸易日益标准化,且一般采用国际通行的机器打包,棉包密度有严格规定,而中国市场棉花贸易缺乏量化标准,打包的形色也颇有参差,部分棉商甚至为了谋求利益,人工掺水掺杂。洋商在航运交通上的优势大大缩短了交易周期和经营成本,而这也使得华商望其项背,加之战争对船只、火车运输的阻断“贸易几至完全停顿”的现象偶有发生。然而在国际贸易大背景下,在华洋行为华人棉商提供了模仿和学习的机会,棉业公会相继确立,业务涵盖了从国内贸易到国际贸易,从零收贩运到加工业务,从设行收花到居间介绍。

——摘编自于新娟《近代国际化背景下的江南棉商》

材料三   随着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相关企业、行业在全球市场主导之争也日益激烈,一些西方国家利用长期以来形成的国际话语权体系和企业价值体系进行“围追堵截”的现象屡见不鲜。

西方某些组织、企业捏造所谓“强迫劳动”来抹黑新疆棉,其真实意图是利用自身影响力破坏我国棉产业基础。“打铁还需自身硬”,新疆棉产业只要保持信心和定力,不断转变经营观念,并采用有力措施加以应对,就一定能打破某些西方国家别有用心的“魔咒”,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摘编自牛方《新疆棉事件:热搜之后的冷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清时期棉花革命的特点并分析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中国棉花贸易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疆棉事件的启示。
2 . 基层社会治理是我国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的建立使农村社会初步建立起了以国家力量为主导的农村基层治理体制。借由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我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起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就此实现了对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农村民主制度的建立。

——摘编自狄煜《基于ISM的我国农村基层治理体制变迁影响因素研》

材料二   在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村的社会管理没能解决农村社会的发展问题,甚至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其变革也系势所必然。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村在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进行的双重农村改革不仅直接促成了高度集权的人民公社体系的全面解体,而且由此导致了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系的重建。

——摘编自戴利朝《20世纪以来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演变历程》

材料三   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主体的农村基层治理法律体系下,我国农村基层治理由政策主导逐渐转向法律法规导向。2002年相继出台《土地承包法》与《农业法》修正案,而后《个人所得税法》(2008)对于农业税的免除、《保险法》(2008)对于农业保险的增加都进一步体现了经济法对于农村基层治理法律体系完善的介入。

——摘编自张慧瑶《新中国成立七十年(1949-2019)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治理体制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初步确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系重建的原因和表现。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治理体制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2022-05-18更新 | 259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924月,按中央统一部署,山东诸城对150家市属独立核算企业进行审计,发现有103家亏损,其中43家资不抵债,同年10月,诸城市政府选择5家企业进行试点改革,涵盖小型国有工业企业,小型国有商业企业、小型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第一家试点改制企业—国营电机厂的改革方案由职工提出,其内容为:将企业净资产平均出售给每一位员工,国有土地使用权不入股,让企业有偿使用,诸城市政府将之总结核定为“人人持股,平均持股”的股份合作制方案,准予实施,并在全市推广,至19947月,该市288家乡镇以上企业有272家实现改制、其中210家实行了股份合作制改造。

1996年,中央九部委对诸城改革进行联合调查,对其改革给于高度评价。诸成实行企业股份制改革后,经济活力迅速迸发,21世纪初期,吸引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落户,一跃进入中国百强县行列。

——摘编自迟福林主编《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40年实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诸城市企业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诸城市企业改革的路径。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不仅确定了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而且提出了许多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观点……。从党的思想路线来看中共八大坚持和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马书臣、赵传海《中共八大在邓小平理论形成中的地位》

材料二由于种种原因,“中共八大”正确路线中断了,只是到了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又重新确定把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解决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由此逐步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开始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也充满了曲折和成就。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程岩《挑战与探索——“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中共八大召开的国内背景。这次会议宣布: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当时的主要任务,请说出这个主要任务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在内容上的共同点,两次会议有什么联系?文中我们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是指什么?
2022-10-30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10月一轮复习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农业政策关系国计民生,在不同时期中国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以保障农业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9年,农工商部奏准颁行了《推广农林简明章程》,规定各属官员对农林事业要因势利导,量加董劝,“总以境内所有荒地一律垦辟为要义”;凡绅民集股合资筹办农林,若果资本不继、周转为难,地方官查实后应酌拨公款,量予补助;其成效卓著者,“即从优奖励:或缮给匾额,或给予功牌奖札,或酌予虚衔、顶戴,或按照异常、寻常劳绩咨部汇案奏奖”。绅民承领荒地、荒山,地方官在厘定税则时,应“优加体恤”;对于民间农林产业,地方官应“切实保护,如有刁绅劣衿、势豪地痞、奸胥滑吏从中阻挠侵占,以及蹂躏禾稼、砍伐树木等事,一经业主禀报,应即立予究办,按律严惩”。

——李玉《晚清政治经济史论》

材料二   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的文件,其中规定了进步放宽山区、林区政策,积极兴办交通事业,乡镇企业实行信贷、税收优惠,鼓励技术转移和人才流动,放活农村金融政策,按照商品经济要求积极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制,进一步扩大城乡经济交流,加强小城镇建设的指导,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等。……这就把农村经济纳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轨道,促使传统农业逐步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摘编自张岂之、杨先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中国农业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时期中国农业政策出台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和新时期中国政府的农业政策的影响。

6 . 材料   1984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阐明了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规定了改革的任务和各项基本政策。从1985年起,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增强企业活力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家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改革企业经营方式,使企业开始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小型全民所有制企业可以租给集体和劳动者个人经营,逐渐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到1987年,全国已有80%的国营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从而把经济体制改革推广到全国。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使国民经济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意义。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96月,国民政府公布了《乡镇自治施行法》,但区乡政权建设并没有实现制度设计的目标,导致国民政府对乡村管理的脱离。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决定建立晋察冀边区根据地,成立了边区政府。晋察冀边区政府成立后,颁布了《晋察冀边区区村镇公所组织法暨区长、村长、镇长、闾邻长选举法》等文件。19383月,边区政府发布了第一次村选命令,边区各村镇随即掀起民主选举村长的浪潮。据统计,晋察冀边区有8000多个村庄进行了民主选举,参选村民占40%—50%。阜平被称为“每个村庄都是堡垒,每个人民都是战士,绝非轻易撼动”的地方,毛泽东亲自授予以阜平为中心的晋察冀边区“模范抗日根据地”的光荣称号。

——摘编自陈新海《试析20世纪四五十年代冀西地区乡村基层政权建设》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国家开始对农村社会原有的治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改革农村生产经营制度,实行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将土地的生产经营权和分配权下放给农民,由农民自主地安排生产和生活;二是废除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由乡镇政权组织行使国家管理职能,在乡镇以下建立村民委员会,实行村民自治。村民自治制度成为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制度。

——摘编自杨弘等《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治理中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演变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晋察冀边区村镇组织建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治理的主要变化,并说明其意义。
2022-03-23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1-2022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依然是一个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大量阶级特权和农奴制残余使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于困苦之中,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据统计,在19051907年的革命期间,共有近460万人参加罢工。统治阶级对底层民众抗争的压制进一步激发了大众的反抗意识和斗争实践,所以当人们接触到来自西方的社会主义思想时,天然地倾向于其中的共产主义基因。列宁主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材料二   欧洲民主社会主义在19世纪末经由第二国际理论家伯恩施坦的理论化,到20世纪中期成型。其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而没有社会主义,也就没有民主”;强调“社会公正、生活美好、自由与世界和平的目标;强调植根于西欧的基督教伦理、人道主义和古典哲学”。认为社会主义的目的不再是通过革命性飞跃来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化。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突破了苏联模式,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经历了从“发展型社会主义”向“共享型社会主义”的转型。中国将社会主义原则和市场相结合,在运用市场工具的同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形成了“社会主义原则-市场-政府”三维互动的独特发展格局。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等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俄国革命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的促进作用。
(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苏联社会主义与欧洲民主社会主义的不同点。
(3)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优越性。
2022-05-24更新 | 274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第十次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梨树全县有21个乡(镇),304个村。从1979年开始,梨树县农村也陆续实行了联产承包、大包干等生产经营方式的试点。1983年,全面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县乡村进行了体制改革,原来的人民公社改成乡政府,生产大队改成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成村民小组。然而,计划生育、粮食征购、上缴提自等“三难”问题目益突出。1984年到1988年底,全县农民共大嫩集体提留款4602万元。县委、县政府通过调查研究、民意测验,发现多数村民要求实行民主投票选举村干部。198612月,结合贯彻落实中共中央(198622号文件,梨树县在北老壕村井展了基层政权建设试点工作,采取不划框子、不定调子、不提候选人的方式,由村民直接投票民主选举村委会干部。经过三轮预选和正式选举,结果,由乡政府任命已任职17年的村主任落选,村民们把一位有文化、懂科学、有开拓精神的小队会计推选为村主任。新的村委会干部就这样诞生了。

——摘编自(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走上坚实道路记中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海选发端梨树县》

材料二   从城乡社区里的村(居)民议事会、村(居)民论坛、民主感谈会、民主听证会到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合进社区,从“小院议事厅”到“被觉民主”,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中国人民在火热的基层生活中,探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

专栏枫桥经验
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诸暨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根桥经验”。此后,“枫桥经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其内涵是,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自己的事情,做到“小事不由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摘编自因新网《中国的民主》白皮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海选”诞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反映的现象予以闹释
2022-02-0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记载,东汉建武年间已经出现夜市。当时,夜市数量屈指可数,呈点状分布于西北、西南边境等地区。交易类型为商贸性夜市,有集市贸易和关市贸易,或以物易物,或货币交易。交易主体主要为本地居民、各地商人及匈奴等周边少数民族部落。

——摘编自倪根金《汉代夜市考补》

材料二   1984年,广州设立了全国第一个灯光夜市——西湖路灯光夜市,主要由个体户提供各类商品、服务。当时有人说:“今天欧美或日本的时装界推出什么新款时装,两天后香港的时装界就会生产出了一模一样的成品,一个星期后,广州的灯光夜市上就可以见到这些衣服的影子了。”此后,全国各大城市掀起了开办灯光夜市的热潮,如南京三牌楼夜市、上海彭浦夜市、厦门定安夜市等。

——摘编自王政淇等《中国为什么要发展夜间经济?》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夜市的特点,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80年代城市夜市热潮兴起的意义。
2022-02-25更新 | 370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