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民主改革运动及政治学习运动,提高了个人的政治地位;颁布了劳动保险条例,开办工人文化宫,建立工人俱乐部等,改善了工人生产生活条件。这体现出
A.民主法治建设渐趋完善B.工业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C.对苏联经济建设的效仿D.工人阶级领导地位确立
2022-04-02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据统计,“一五计划”期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稳步推进。由农业及副业产品收购、加工、销售等利润和税收间接构成的财政收入约占40%左右,而国家对农业投资比重仅占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7.1%。上述现象表明
A.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B.适应了经济体制变化的要求
C.农业经济的发展停滞不前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
3 . 中国“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这一计划的最大特点是
A.优先发展轻工业B.优先发展重工业
C.轻重工业同时进行D.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
2021-08-16更新 | 185次组卷 | 48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图是我国于1953年定版、1955年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部分)的正确图案。这反映了
A.新中国对工业化的热切期盼B.建国初期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C.民族资本主义改造成效显著D.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稳步实施
2021-05-0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1955年的画作《草原的故事》,附有文字为“在当年红军长征时所经过的四川、西康和青海边界的草地上,今天已建立起规模很大的机械化农场”该作品意在反映当时
A.农业机械化实现普及B.国家工业化成就突出
C.社会主义制度正式建立D.国家重点发展农业经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56年7月22日,《人民日报》报道了九福乡长福村最后一户单干村民朱文章从拒绝入社到主动入社的过程。以前他认为“有耕牛,吃、用、花三不缺,还管什么合作化不合作化呢”,因而拒绝入社。合作社在农业生产和社员收入方面都取得很大成绩,并且合作社在他家遇到困难时主动提供帮助,使他决心加入合作社。这一报道
A.说明了生产关系调整的合理性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
C.对社会主义改造有动员作用D.反映了作者对土地改革运动的认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从1953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企业的利润分配实行“四马分肥”的办法,即把利润划分为国家征收的所得税、企业公积金、职工福利奖金、资本家股息红利四部分,股息红利一般占20%—25%。“四马分肥”
A.属于资本主义私有制B.是公私合营的具体形式
C.不存在社会主义成分D.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8 . 1950年8月26日,邓小平在与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的谈话中指出:“在西藏,要使生产发展起来,人民富裕起来。只有这件事办好了,才能巩固民族团结。”邓小平的这段讲话在于强调
A.应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西藏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
C.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出发点D.鼓励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9 . 据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网站:“1949年5月28日,陈毅同志签署上海市委军管会第一号命令,正式接管江南造船所,从此江南厂回到新中国人民的手中,开始了辉煌的新生(1953年,江南造船所后改名为江南造船厂、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对“接管”理解正确的是(       )
A.发展资本主义私营经济
B.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C.合理调整其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
D.把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直接转化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
10 . 1952年6月,毛泽东为新中国体育工作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2个大字,“锻炼身体”的口号成为这一时期的热词。这反映出
A.人们建设新中国的美好愿望B.工业化建设对身体素质要求高
C.锻炼身体成为生活的主旋律D.双百方针得到了全面贯彻执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