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恢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湖南省1950年秋征后调运粮食总结会议大会总结报告》指出,湖南境内偏远地区的大量的“难运粮”和“死角粮”,经过党和政府充分发动民众,利用民船,实现水陆联运,“调运工作做好了,死的粮食就会变成活的粮食,山沟里的粮食就会到城市来,到工厂里来,甚至到华北西北等地去,发挥了他应有的效果”。湖南的粮食调运(     
A.标志着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B.有利于粮食价格的稳定
C.彰显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成果显著D.说明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统计,华东地区的20000多个乡在完成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过去麦田和油菜只锄一遍草,现在要锄三遍,一扫过去的冬闲,为来年的春耕大生产做好了积极准备。”这表明(     
A.翻身农民踊跃支援前线B.土地改革促进经济发展
C.农村基层政权得到巩固D.粮食产量得到大幅增长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京市从和平解放之日起就开始着手农业生产的恢复工作,建立了生产救灾办公室。1950年11月,北京市委提出畜力、农具互助合作之外,应“试办土地入股合作社”的设想,年底发动爱国增产运动。1952年,北京市召开第一届农业劳动模范大会。在推广农业信贷措施的同时,北京市还结合农贷大力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率先确定了先普遍推行牲口保险,重点试办棉花保险的方针。

——摘编自范明《新中国初期北京市农业政策述评》

材料二

图1 949-201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变化                                                               图2 1949年-2019中国人均粮食粮食占有量

----据王宏广等《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对策》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过渡时期北京市农业政策的内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其原因。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时间的“值百抽五”低税率,刺激了外商纷纷来华牟利,国家经济门户洞开,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就连外国驻华公使阿礼国也不禁感叹说:“哪有国家像中国这样低的外贸税率呢?”中国关税完全失去了保护民族经济、促进国内工农业发展的作用。

——姚海琳编著《中国海关史话》

材料二   1951年新中国第一部进出口税则税率结构(部分)

类别税率主要商品
必需品免税农作物种子、金属矿砂、棉花、报纸杂志、书籍、有革命意义的印刷品、金银、科学仪器等
5农药、铜、飞机、航空器、机车等
12.5橡胶、加工出口抽纱原料、纸浆、纺织机械等
20磷、羊毛、工业用电冰箱、部分药品、铁皮等
需用品25小麦、缝纫机、部分化工原料等
40汽油、硫酸、塑料原料、印刷品、纸张等
非必需品50豆类、咖啡、纺织原料、收音机等
80水果、肉类、食用油、塑料制成品
100茶、饮料、海产品、煤、蚕丝等
奢侈品120山货、调味品、毛皮、化妆品等
200烟、酒、迷信品等

——摘编自杨圣明主编《中国关税制度改革》

材料三   中国平均关税税率水平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低关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税率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92年后我国调低关税税率的原因。
2023-03-07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如图所示为1952年第11期《人民画报》上刊载的哈尔滨亚麻纺织厂生产车间的俯瞰景象。该厂于1952年10月1日起正式投入生产,为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规模的亚麻纺织企业。该厂的建成投产(     
A.旨在支援抗美援朝前线B.推动了经济体制的转型
C.奠定了重工业发展基础D.得益于苏联的大力援助
2022-11-25更新 | 21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名校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教科书政策随着时代变迁而演变。下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教科书政策的发展脉络。

时间政策演变基本情况
1949年—1984“一纲一本”政策的曲折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生政权将教科书建设放在重要位置。1950年底,我国组建了专业教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文革期间,人民教育出版社被解散,统编教材遭到全面禁止,教科书编写权下放至地方和学校;改革开放初期,教育领域拨乱反正,修订全国统编教科书,将教科书“国定制”治理模式进一步细化。
1985年—2000“一纲多本”政策的萌芽阶段为适应社会变迁和教育事业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制十年制和十二年制两版教材,这是“一纲一本”政策调整的重要标志。1986年,教育部设立教材审定委员会,提出有领导、有计划地实现教材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地区需要,各地教育差异性得到尊重;1996年,根据需要,国家教委对教材审定各方面作出详细安排和规定,教科书也从“国定制”变为“审定制”。
2001年至党的十八大“一纲多本”政策的落实阶段在民主开放的政策环境中,我国中小学教材建设发生较大变化。
1999年颁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教育改革进行全方位部署,“一纲多本”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2001年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实行国家基本要求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新课改着眼于不断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努力促进我国教育水平整体提升。
十八大至今“一纲多本”政策的调整阶段十八大以后,党和国家从国家意志的体现和国家事权的彰显角度重视教材建设的价值和意义。20173月国家教材委员会成立,办公室设在教育部;同年9月,中小学部分学科教材统一使用“部编本”;2019年,所有年级全部使用部编教材。“一纲多本”教科书政策的调整扭转了教材发行及使用过程中过于市场化的局面,有利于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育人方向,同时提高了教材质量。

——整理自卢德生、王垚芝《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教科书政策的演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小学教科书政策演变”为主题,自拟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立论有据,语言准确,逻辑清晰。)
2022-10-24更新 | 19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六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新中国工业发展】

材料   19511956年中国参加的部分国际展览会概况

时间地点概况
1951布拉格国际博览会中国的展品受到了观众的特别重视与欢迎。馆内正面大照壁以天安门为背景,穹窿高翔着白色的和平鸽群,左面矗立着工厂烟筒。关于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文化教育、民族团结、国际友谊等图片悬挂于四壁。
1953印度尼西亚国际博览会中国馆共占地一千五百平方公尺,分为重工业、轻工业和纺织工业馆、农业馆三座,参观人数达50万以上
1955波兰波兹南国际博览会中国馆不仅展览的丝织品深受欢迎,放映的多部精彩的电影也吸引了无数观众,如《光芒万丈》《中华儿女》《新中国的诞生》《百万雄师下江南》《中国民族大团结》《钢铁战士》等。
1956巴黎国际博览会中国馆展出了1432种展品,包括各种矿产品、机器、丝绸、茶叶和传统出口物资以及手工艺品。法媒报道:中国馆是博览会中内容最丰富、最美观的展览馆,我们希望建立中法之间的关系和友谊。

——摘编自夏松涛《19511957年新中国参加国际展览活动的形象探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在成立初期参加国际博览会的背景,并谈谈其对当今中国的启示。
2022-10-16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不断高涨的政治认同表现在农民对党和国家政策的政治热情、对乡村政权的积极参与、对农业生产的不断投入等等方面。在他们看来,新国家不是别人的而是属于自己的,“家”和“国”已经融为一体。促成这种“政治认同”的运动(     
A.最终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B.使土地由私有变为了公有
C.夯实了工业发展的基础D.通过赎买确立了国营经济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上海解放后,投机商囤积粮食,棉花、布匹和油料,扰乱市场秩序。从1949623日到730日,上海物价上涨了一倍多,并影响到整个华东、华北和华南等地。党中央决定依靠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再打一场“米棉之战”。1115日至30日,从东北地区每日调运1000万吨粮食进入关内,上海、天津、北京、武汉、广州、西安,南京等大中城市也都调集了大批的粮食、棉花、布匹和油料。1125日,中央政府一声令下,全国各大城市一齐行动,大量物资像潮水一样涌入市场。投机商们措手不及,竞相抛售存货,愈抛愈贱,愈想抛愈难以脱手。从19503月开始,全国物价逐步回落,一举结束了物价猛烈上涨、市场混乱的局面。

——摘编自《共和国的经济战争—米棉之战》

材料二   中国农村改革发端于1978年末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大包干”,随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在短短几年时间就扩展至全国。19821986年,连续发布了5个中央一号文件,肯定了农村创造的经验,排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思想和体制障碍。1985年,国家将粮棉油蔬菜等主要农副产品的统购统派制度逐步改革为以计划为主与市场调节为辅的制度。同时,政府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科学育种,农业产量逐年提高。政府还对农产品大幅度提价,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1991年的708.6元,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76万吨增长到1991年的43529万吨。

——摘编自万宝瑞《改革开放40年我国农业政策的演变、特点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取得“米棉之战”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提高粮食产量的举措,并分析其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1950年1月,政务院颁布《全国税政实施要则》,提出要整理全国各地税政、税种、税目和税率不一致的状况,在短期达到全国税政的统一。“要则”的颁布旨在(     
A.稳定全国的物价体系B.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C.确立个人所得税制度D.实施“一五”计划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