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恢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估算,在1913年到1950年这一段时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为-0.02%,而同时期的世界全球的经济平均增长率是1.85%。在这一形式下,1950年的中国(     
A.积极促进国民经济恢复B.彻底完成民主主义革命任务
C.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着手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2024-05-0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表所示为1949年年底中国国营经济在若干行业的占比情况。由此可知,当时中国(     
行业国营经济占比
发电量58%
原煤产量68%
钢产量97%
棉纺产量53%
A.工业化的基础初步奠定B.政府掌握国民经济命脉
C.国民经济得到基本恢复D.生产关系领域完成变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50年3月,政务院发布了《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全国物资由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统一调度,合理使用,逐步建立起了将全国财政经济由中央统一管理,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当时,建立这一体制的首要目的是(       
A.从根本上稳定物价B.初步建立国有经济
C.加快推进土地改革D.提前完成一五计划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湖南省1950年秋征后调运粮食总结会议大会总结报告》指出,湖南境内偏远地区的大量的“难运粮”和“死角粮”,经过党和政府充分发动民众,利用民船,实现水陆联运,“调运工作做好了,死的粮食就会变成活的粮食,山沟里的粮食就会到城市来,到工厂里来,甚至到华北西北等地去,发挥了他应有的效果”。湖南的粮食调运(     
A.标志着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B.有利于粮食价格的稳定
C.彰显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成果显著D.说明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统计,华东地区的20000多个乡在完成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过去麦田和油菜只锄一遍草,现在要锄三遍,一扫过去的冬闲,为来年的春耕大生产做好了积极准备。”这表明(     
A.翻身农民踊跃支援前线B.土地改革促进经济发展
C.农村基层政权得到巩固D.粮食产量得到大幅增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主要目的是 (     
A.实行合作化B.完成土地改革
C.稳定市场物价D.发展农业生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其主要内容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但不得没收地主兼营的工商业及其直接用于经营工商业的土地和财产;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此次土地改革(     
A.是民主革命的继续B.为解放战争胜利奠定基础
C.获得了各阶级支持D.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8 . 下表是1951-1952 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导致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1951年1952年
经济成分进出口进口出口进出口进口出口
国营83.9%85.3%81.8%93.0%95.0%90.3%
私营16.1%14.7%18.2%7.0%5.0%9.7%
A.国民经济完成恢复工作B.国营外贸占据优势地位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D.国家经济管控力度强化
2023-01-16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湖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9 . 作为打击投机资本、维护市场稳定、遏制物价飞涨的重要举措,“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根本政治意义在于(     
A.稳定物价,恢复经济B.镇压反革命维护社会稳定
C.赢得民心,巩固政权D.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新中国成立后,在关于经济问题的讨论中,有人指出民族资本家要求“划分阵地,河水不犯井水”,部分同志发言以示反对。毛泽东审阅讨论稿时,将反对发言评价为“讲得很幼稚”。这说明毛泽东(       
A.注意保护新民主主义经济B.推动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C.反思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误D.担心党内出现不团结因素
2022-11-13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