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恢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图为1950年1—5月上海市私营商店申请歇业情况(资料来源:《经济周报》,1950年第11卷第12期,第4页)。这一现象表明
单位:家(     
A.私营商店歇业导致市场混乱B.私营商店歇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上海亟须调整商业经济政策D.上海优化经济产业结构成效明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统计,华东地区的20000多个乡在完成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过去麦田和油菜只锄一遍草,现在要锄三遍,一扫过去的冬闲,为来年的春耕大生产做好了积极准备。”这表明(     
A.翻身农民踊跃支援前线B.土地改革促进经济发展
C.农村基层政权得到巩固D.粮食产量得到大幅增长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复工的国营企业通过劳动竞赛,工人的劳动热情不断增强,纷纷要求自动延长工作时间或周末义务加班,以增产支援前线。工人的竞赛增加了产量,降低了成本,推动了国营经济的发展。以国营上海电机厂为例,19491952年,该厂劳动生产率提高带来的效益折合人民币(新币)依次为6213元、14115.8元、15140元、2672.2元。如果以1949年劳动生产率增长倍数为1,则19491952年逐年增长倍数依次为12.282.444.30。产品成本降幅明显,1952年相比1951年降低幅度为23.79%。产品总产值增长猛烈,19491952年产品总产值历年分别为9195万元、525.28万元、694.94万元、2449.46万元。

——摘编自刘岸冰《19491956年上海国营工业企业劳动竞赛研究》;游正林《社会主义劳动范式的形成(19491956)——基于对劳动竞赛推进过程的解读》等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请以“劳动竞赛”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51年新华书店华东总分店向私营出版社进货1810万册,共计730亿元;1952年增加到2357万册,共计1131亿元。一年间图书册数增加30.2%,总金额增加54.9%。这一举措旨在(     
A.促进私营出版业恢复和发展B.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水平
C.对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统一
2023-02-13更新 | 15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如图是1951年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和1953年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当时新旧人民币以1比10000的比值兑换,两者购买力相等。新版人民币还部分引进了苏联印钞技术,加强了防伪识别。新版人民币的发行意在中国人民银行(     
A.保障货币金融秩序的稳定B.依赖于苏联的合作与援助
C.改变我国的文字书写顺序D.突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2023-02-0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53年,贫农陈友汉家里有田地十五亩四分,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当年收谷三十二担。这主要得益于(     
A.剿匪镇反B.银元之战C.米棉之战D.土地改革
7 .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企业工会有“改善工人、职员群众的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的各种设施之责任”。1951年,刘少奇指出,既要“共同努力进行生产”,也要“务必最周密地关心工人群众一切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福利”。这些举措
A.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B.践行了社会主义福利理念
C.配合了国家大规模建设D.确立了国营经济主导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50年,我国在对全国财政经济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和领导的过程中,需要从地方调配粮食、物资等,这一措施给下级工作带来一定困难。针对此现象,陈云指出,如果因为全国财经管理分散而导致金融秩序混乱、物价飞涨,那才是大困难。他意在强调
A.发挥中央全局统筹的优势B.要加快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为大规模工业化做好准备D.用行政手段直接调控市场
9 . 1949年,人民政府用查封,逮捕等手段打击银元投机活动,后来又指导各地集中时间、集中物资统一向市场抛售,平息投机资本制造的涨价风潮。这些措施
A.都利用市场规律稳定物价B.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
C.为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D.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