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1952年.重庆开始酝酿制定第一个地方五年计划,随后边实施、边修改。其具体执行情况如表:
总额实际投资7978.93万元
来源国家财政拨款7170万元,地方财政自筹39万元,企业自筹768万元,农场自筹2.2万元。
类别工业建设城市公用事业文教卫生农业建设建筑企业
占比24.95%39.64%31.84%0.9%2.67%

该计划的实施(     
A.兼顾了国家发展战略与地方实际B.建立了重庆较完善的工业体系
C.实现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性发展D.改变了东西部经济失衡的状态
2 . 下图邮票为辽宁阜新超大型露天煤矿,该煤矿由苏联列宁格勒煤炭设计院设计,于1952年8月开工建设,1953年7月1日正式投产。此图证明(  )
A.苏联开始援助新中国经济发展B.工业化激发了人民的建设热情
C.社会主义建设以重工业为先D.初步形成较合理的工业布局
3 . 1953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厉行节约、紧缩开支的号召,动员党政军民节约粮食。此后群众性的增产节约运动和劳动生产竞赛普遍开展起来。至1958年初,全国积累资金高达900多亿元。据此可知当时
A.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粮食问题B.国民经济全面恢复任务艰巨
C.农轻重的比例关系协调发展D.节约运动推动了工业化建设
2022-03-03更新 | 257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重庆B卷)- 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4 . 如下表所示,“一五”计划共编制了五次。从中可以看出
时间部门主要工作
1951年2月至6月五年计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提出五年计划的初步设想
1952年3月至8月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了五年建设基本任务、指导方针和主要经济指标
1952年底至1953年初中央财经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对1952年计划轮廓草案进行了充实和扩充.
1953年6月至1954年初国家计划委员会完成“一五"计划草案,把工业年均增长速度由20%降到14%—15%
1954年2月至1955年2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中共中央政治局,各地区、各部门,全国人大完成“一五”计划编制工作并征求意见,最后获得通过

A.努力探索本国建设道路
B.避免了国家经济决策出现巨大失误
C.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D.调动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