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大改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图是1954年张凡夫等人创作的一幅宣传画。该宣传画意在引导农民(     
A.积极投身土地改革B.支持社会主义改造
C.踊跃加入人民公社D.加紧生产率先致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表为我国建国初期工业、手工业和农业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表。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建国初期(     
1949年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
工业23.232.737.640.140.5
其中:现代工业
工场手工业
17.0
6.2
26.7
6.0
30.4
7.2
32.8
7.3
33.6
6.9
手工业6.98.89.610.19.2
农业及副业69.958.552.849.850.3
合计100100100100100

注:手工业包括合作化手工业及个体手工业。
①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②经济结构得到改善
③农业生产方式没有变化       ④工业化建设成效显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7-07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合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农民将土地交社统一经营,除按劳动日分配收入外,仍得按入股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得一定的土地报酬,即采取土地入股分红的办法。这种活动的性质属于
A.新民主主义性质B.半社会主义性质
C.社会主义的性质D.具右倾错误性质
2022-05-09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反映了1949—1956年《人民日报》刊文用词的使用频率变化情况。据此可知,我国这一时期(       
A.坚持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完成了对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
C.彻底打破帝国主义势力的遏制封锁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机逐步成熟
2022-04-25更新 | 355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2届高三第八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创作于1956年的宣传画《报喜》。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人民民主政权得到有效巩固B.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确立D.人民公社体制迅速发展
6 . 建国初期,为巩固政权,改善人民生活特别是满足对粮食迅速增长的需要,避免土改完成后农村出现新的两极分化,党采取的措施是
A.强调工业建设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实行公私合营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21-12-22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历史照片是时代的见证。下图照片为上海市信大祥绸布店庆祝公私合营。公私合营
A.发生在“大跃进”时期B.为制定“一五”计划创造了条件
C.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D.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8 . 建国后,我国多次在农村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其中,1953年—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1978年之后逐渐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以上三次改革
A.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C.都采用了集体经营的生产方式D.都未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该图是赵正辉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走向集体化幸福万万年》的宣传画,该宣传画
A.反映出过渡时期工业化的成就
B.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来
C.体现了土地改革时期农村风貌
D.反映农民拥护农业生产合作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如果单纯从小农经济做文章,希望在个体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通过农业技术改进、小型水利、改良农具、贷款扶助以及减免税收等等措施,来达到大规模地发展农业生产,大量增产粮食,适应国家工业化的需要,这种希望是难以实现的,甚至是不可能实现的。”为此,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土地改革B.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建立“人民公社”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