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大改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初期,以稳定就业为目标,从分散管理逐步迈上集中调配的轨道,通过采取“包下来”的政策,解决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公职人员的就业问题,实施失业救济政策,对私营企业提出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方针,妥善安置工人的就业问题。从1953年开始,中央将劳动用工制度的管理纳入经济社会建设计划,着手调整我国劳动用工管理政策。1956年,我国确立了使全体劳动者实现“全面就业”的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我国制定了“统包统配”的就业政策,并呈现鲜明的计划性特点。“大跃进”运动造成“劳动力不足与充分就业”的假象,农业生产和城市粮食问题日益突出,给城乡经济发展带来较大挑战,于是1961年政府实行“精简职工、鼓励返乡”和“支工”“支农”的政策,但效果不明显,1968年,中央开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形成了“亦工亦农”的独特就业模式。进入新时期,党和政府根据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方式的变化,提出要改革传统就业体制,并制定了“三结合”、“劳动合同制”、“再就业工程”等保障就业政策,1983年,劳动人事部发布了《关于积极试行劳动合同制的通知》等文件,使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赢得空前的发展,社会就业安置能力大幅提高。19951月劳动部发布了《关于全面实施再就业工程的通知》,我国就业政策体现出统筹性、多元化、市场化的特征。


采用一个合理的时间尺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就业政策进行阶段划分并加以说明。
2 . “一五”计划期间,陈云说,公私合营后的资本家大多数是财富而不是包袱,应当充分使用。“过去苏联出美元和洋房请美国专家”。现在的资本家文化程度高,“向我们要求工作……不用他们就是傻瓜”。陈云的建议有助于
A.理顺计划经济与公有制的关系B.解决工业化进程中的人才缺口问题
C.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地恢复发展D.完成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 . 如表为新中国不同时期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

经过简单的共同劳动的临时互助组和在共同劳动的基础上实行某些分工分业而有某些少量公共财产的常年互助组,到实行土地入股、统一经管而有较多公共财产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实行完全的社会主义的集体农民公有制的更高级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1953年)

包干到户这种形式,在一些生产队实行以后,经营方式起了变化,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但是,它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基础……所以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中共中央《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1981年)


(1)甲、乙两次调整的相同目的是什么?指出经过这两次调整我国土地所有制发生的变化。
(2)指出丙调整带来的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4 . 以下三则材料选自1956、1982、1992年的我国政府的工作报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市场物价是关系千家万户的大事。……要保持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以保障人民生活的安定。今年以来各地认真执行国务院《关于坚决稳定市场物价的通知》,总的来看情况是好的。国营牌价没有大的变动,有些品种的价格还略有下降,今年一到九月市场零售物价总水平同去年末持平。今后几年中对少数极不合理的商品价格要作有升有降的必要调整,以利于生产的发展,但这种调整也必须在保持市场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进行。

材料二   在农民生活的改善方面,主要的办法是帮助农民增加生产,增加收入,不使农民的负担过重,并且使工业品和农业品的价格保持合理的比例。关于国家帮助农民迅速发展生产的情况,前面已经说过了。在农业已经合作化以后,为了使农民能够增加收入,除了增加生产以外,还需要合作社有正确的分配政策,这就是说,不要从生产所得中拿过多的部分用在生产费用、公积金和公益金方面去,而要尽力保证最大多数农户的收入逐年有所增加。

材料三   与动荡不安的国际环境相比,我国政治稳定,社会稳定,人心稳定。全国各族人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更加坚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工作逐步走向经常化、制度化。各民族的团结进步事业出现了新的局面。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


指出三则材料对应的年代,提取材料中的信息说明理由。
2021-05-09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普通中学特色发展研究中心2021届高三二轮模拟考历史试题(山东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中国面临四大课题,也是四大任务。一是巩固新政权,刷新旧国风;二是按既定目标,让新中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三是促进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提高社会生产力,改变长期以来“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四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寻找一条可行有效的道路。四大课题环环相扣,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下列最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A.稳定物价B.土地改革C.三大改造D.一五计划
2021-04-26更新 | 540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