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5年2月,上海永安百货公司可供调动的流动资金只有43万元。1955年9月起,上海出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势头。1956年1月14日,上海永安公司正式宣布公私合营。合营后,定股保持原来的750万股不变,每股1元。其中,永安系列私股约占82.96%,年息5厘。1966年9月,定息年限期满,永安百货公司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

材料二   1962年(我国)农业总产值达到584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2%;粮食产量达到3200亿斤,增长8.5%;油料产量达到3684万担,增长10.4%;生猪年末近1亿头,比上年增加了2440多万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所占比重由上年的34.5%提高到38.8%,轻工业由27.8%提高到28.9%,重工业由37.7%下降到32.3%,

—摘编自孙钢、孙东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和贯彻》

材料三   有学者经研究后得出如下数据:1967年至1976年的10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7.1%,社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8%,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4.9%。具体到各年,动乱最严重的1967年,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9.6%,1968年比上年又下降4.2%。其余各年均为正增长。阶段发展指标:1976年与1966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9%,社会总产值增长77.4%,国民收入总额(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53%。

(1)据材料一,谈一谈你对上海永安百货公司公私合营的认识。

(2)从材料二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该学者对“文革”期间经济发展的认识。原因何在?

2018-09-27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单元质量评估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61年初,黑龙江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分析了全省的经济状况,指出黑龙江农轻重比例失衡、重工业畸形发展,农业受灾严重、粮食减产、牲畜下降,煤电供应紧张、生产生活受到影响,存在商品短缺、物价上涨、财政赤字等困难情况,并决定对全省国民经济实行调整。

材料二1961年2月,黑龙江省委批准《关于我省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问题的报告》,确定了1961年的主要计划指标。这些计划指标和基本建设投资与1960年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和降低。1960年基本建设投资达21.49亿元,1961年基本建设仅投资7.32亿元,比1960年减少66.5%,1962年又压缩到5.71亿元,比1961年又减少22%。与1961年相比,1962年黑龙江粮食总产量增长22.63%,达到116.5亿斤;农村劳动力的数量超过1957年水平;农用旒拉机增加2779台,达到9800多标准台,农村集体经济得到了巩固,并有所发展。

—以上材料据东北网《按照“八字方针”初步调整国民经济》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所述经济困难情况的原因。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农业发展状况。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农业发展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