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8 道试题
1 . 1979年上半年,晋东南地区有关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政策被概括为“一取消”“两不许”“三可以”。即取消平均主义“大概工”;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可以按定额计酬,可以按时记工加评议,可以包工到组、联系产量计算报酬。这反映了,此时晋东南地区
A.农村改革探索较为慎重B.广大农民市场意识显著增强
C.政府经济职能不断强化D.人民公社体制退出历史舞台
2022-05-13更新 | 27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据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统计.1978年全国个体经营者只有11万人,1989年私营企业的总数也不过9.05万户。到2018年10月底,全国实有个体工商户7137.2万户、私营企业3067.4万户,分别增长了500多倍和338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党的工作重心转移B.资源配置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C.工业结构日趋合理D.城乡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均衡
2022-05-13更新 | 14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信息卷(一)历史试题
3 . 某学者认为:“三十年前改革开放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本身就是政治改革的一部分。”对材料中“政治改革”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扩大政治协商会议参政议政范围
B.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C.减少农村经济中的计划经济成分
D.扩大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2022-05-09更新 | 11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河北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十二)
4 . 1981年4月,国务院明确提出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在企业内部把每个岗位的责任、考核标准经济效果同职工的收入挂钩,实行全面经济核算;鼓励进行指标分解,计件工资、超产奖,定包奖、浮动工资等探索。这些指示意在(       
A.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增强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为
C.激发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责任意识D.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 . 我国国营企业利改税之前,国家对其实行“统收统支”,即企业利润全部上缴国家,企业需要花钱由国家拨给。1983年开始,大型国营企业按利润55%税率缴纳所得税,中小型国企实行超额累进税率,企业缴税留有一定利润,自负盈亏。这项改革
A.加重了国营企业的经营负担B.开始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推动国营企业融入市场经济D.扩大了国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
6 . 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说明当时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是
A.发展非公有制经济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增强国有企业活力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2022-04-13更新 | 358次组卷 | 55卷引用:石家庄市第一中学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1984年5月,国务院指出“厂长(经理)有权对职工进行奖惩,包括给予晋级奖励和开除处分”,“厂长有权给特殊贡献的职工晋级这部分工资开支计入成本。”这一规定
A.加强了中央对经济的领导B.拉开了我国经济改革的序幕
C.有利于增强城市经济活力D.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8 . 有学者回忆说∶"1985年3月我去无锡调查,知道前两个月乡镇企业增长100%,我提醒他们不要头脑发热。他们答复说,乡镇企业要资金有资金(银行送贷款上门),要销路有销路(订货已达一年半产量),为什么不让我们生产?"由此可见,乡镇企业的崛起
A.奠定了城市经济改革的基础B.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
C.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D.加快了利用外资的步伐
9 . 如表是江苏省社队企业1978至1981年间的发展状况统计表。该表可以说明当时
年份产值
(亿元)
人数
(万人)
工资总额
(亿元)
交纳税金
(亿元)
197863.01249.099.403.76
197974.87263.4410.223.96
1980107.77312.5113.055.21
1981123.8133415.036.62

A.农村人口流动增强B.国家政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C.城乡差距显著减小D.所有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2-04-02更新 | 276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强化训练(二)历史试题
10 .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理论的提出意在
A.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B.提升国民经济当中第三产业的比重
C.推进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D.推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