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辛。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年3月)


材料二   1952—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1952年=100)

材料三邓小平在向外宾介绍中国改革开放的由来时说:“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

——郭德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指出材料一“城市到乡村”、“城市领导乡村”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含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并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说明改革开放与邓小平所阐述的历史经验之间有什么关系。
2017-11-09更新 | 42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 .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A.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C.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D.我国已基本实现全面小康
3 .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发展情况
年份
粮食总产量(万吨)
棉花总产量(万吨)
比上一年增长(%)
上缴农业税(亿元)
粮食
棉花
1950
13 213
69.2
16.7
55.9
19.1
1951
14 369
103.1
8.7
49
21.69
1952
16 390
130.4
14.1
26.5
27.03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状况及其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原因。
(3)材料三图1预示着当时农村即将实行什么重大变革?简要说明这一变革实行的历史意义。
(4)材料三中图2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什么现象的变化?它表明所有制转变的的方向是什么?
2016-11-18更新 | 58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2009-2010学年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