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9 道试题
1 . 下表是江苏省2005~2007年养老保险关系跨省流动与省内转移人次对比。表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省内流动跨省流动流动总数
2005544311116165592
2006712912315194442
20079785920555118414
合计22358154867278448

A.城市化进程加快B.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C.户籍制度的调整D.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
2 . 某记者在回忆录中写道:“现在农村的确‘活’了,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各种副业欣欣向荣。看来,包产到户、包产到劳等责任制,确已行之有效,是搞活经济的不二法门,城市里的企业管理,也在开始推行这种精神了。”这表明当时
A.城乡改革互相促进B.全面整顿初见成效
C.逐步开展经济体制改革D.倡导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2021-12-27更新 | 4922次组卷 | 4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乾隆二十七年(1762)设置“总统新疆南北两路事务”的伊犁将军,驻扎伊犁,统辖全疆军政事务。然后在新疆北路设置乌鲁木齐都统和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又在新疆南路设置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对于天山南路的“回部”维吾尔族聚居区,仍承袭原有的伯克制,管理当地的民政事务。为了发展新疆经济和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统治,清廷在新疆各地大力开展屯田。在大兴屯田的同时,为了繁荣工商业,清廷在阿克苏设铸钱局,铸造“乾隆通宝”铜币,发行新疆各地。新疆地处西部边陲,交通不便,为了及时传递消息,清廷在天山南北主要交通线普遍设立“军台”。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带领新疆各族人民,基于新疆丰富的矿能资源创建了一大批现代工矿企业,形成了新疆现代工业体系。20世纪80年代后,国家的政策使新疆的工业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为:新疆国有企业进行了改革;在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得到了发展,新疆的个体、私营工业逐渐发展起来;通过招商引资,不少港澳台商、外商在新疆建立了工矿企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制恢复后兵团工业又发展起来,成为新疆工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摘编自王利中《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乾隆时期治理新疆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
4 . 下图为1978~1984年间我国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图。据此可知
A.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B.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C.多种所有制经济协调发展D.发展第三产业迫在眉睫
5 . 如表:建国后张掖农业发展状况,该材料作为直接论据,可用来探究的主题是
时间发展状况
1956年全国9个小麦高产县之一,平均亩产188公斤。
1986年被确定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和蔬菜生产基地。
1978一2017年农业增加值由1.22亿元增加到101.16亿元,年均增长5.49%。

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B.乡村政治体制变革的意义
C.思想解放的必要性D.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
2021-12-10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综合能力测试(二)历史试题
6 . 截至1981年年底,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1985年,全国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工作全部结束,许多乡镇还建立了集体经济组织。这
A.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B.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
C.利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实现了农村居民的自治
7 . 下图主要表明
A.非公有制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B.意识形态调整顺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C.改革开放以来国营企业的发展备受重视D.市场经济体制下政策法规体系完备
2021-11-25更新 | 432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竞赛模拟历史试题
8 . 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80年代中期,平均每户所承包的土地只有8.35亩。到了90年代中期,我国农户平均拥有的耕地下降到6亩,有1/3的省、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据此可知,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提高了生产效率B.不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C.使人地矛盾突出D.难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9 . 我国1980年开征个人所得税时提出“我国因为实行低工资制度,居民的收入不高,以往没有开征个人所得税。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高的居民将会逐渐增多,他们应当对国家多作些贡献。”由此可知征收个人所得税
A.有效解决了贫富差距问题B.大幅提升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促进了个人收入实际增长D.顺应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需要
10 . 1981年,年广久租地创办“傻子瓜子厂”,雇了100多人,此举引发了年广九到底是“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议。针对这个问题,邓小平先后两次表示,应该“放一放、看一看”,“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时间”。据此可知,当时
A.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开始改变B.经济体制改革需要不断探索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国家认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