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9 道试题
1 . 下表为1985~1987年我国计划生产和管理的商品种类数量变化状况。这一状况反映了
计划生产的工业产品计划管理的商品计划供应出口的商品
1985年120种188种70种
1987年60种23种36种
A.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C.企业经营自主权扩大D.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
2 . 1983年时,关于民营作坊雇工超过八人算不算违法、算不算剥削的争议一直在舆论界持续,甚至惊动了邓小平。对此,邓小平表示"放两年再看"。1987年的中共中央5号文件,去掉了雇工数量的限制,并提出"允许存在,加强管理,兴利抑弊,逐步引导"。据此可知
A.市场经济体制在曲折中发展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胜利
C.改革开放亟需理论上的突破D.民营经济的地位已经确立
2022-02-19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广东专用)02
3 . 1983年1月2日,中共中央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提出“我国农村应走农林牧副滴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背的道路“调整购销政策,改革国营商业体制,放手发展合作商业”.,但“稳定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仍然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这一文件的出台
A.提高了农业公有化程度B.加快了城市改革的步伐
C.实现了工商业反哺农业D.肯定了农民的改革探索
2022-02-13更新 | 142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中国近现代史
4 . 下图是改革开放以来企业所有制变化情况。据此,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A.集体企业的数量变少而且效益下降B.国有企业通过改革规模在扩大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逐步形成D.非公有制经济比例在不断缩小
5 . 下文是1982年11月15 日《人民日报》刊载的一篇名为《他不是待业青年》的短诗(节选)。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我跟着他,沿着闹市中这条古老狭长的小巷,
迈进被陈旧的房屋簇拥着的小小庭院。
……
采访本上,“待业”两个字刚刚不情愿地落下笔尖,
一张打开的个体营业证陡地遮断我的视线;
它倔强地展示出一个关于职业的崭新的概念。
A.人们青睐个体经济B.经济体制改革已初步实施
C.青年失业问题严重D.市场经济体制已逐步确立
6 . 下图是1978- 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曲线图(单位:亿吨)。对图中数据变化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完成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全国范围内完成土地改革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2022-01-25更新 | 178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中国近现代史
7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改革经济管理体制,下放一部分权力,调动企业、干部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逐步解决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这一决策
A.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
C.推动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D.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流行语,是一种词汇现象,具有时代特征,反映一个时期的热点话题及民生问题。下表是从《流行词语:看中国(1978~2008)》中选出的1978年的一组流行词语。

流行语流行语介绍流行语的关联词
“望乡”一部日本老影片阿崎婆、栗原小卷、田中绢代
“科学的春天”一次大会诗意的别称,也是大会上一篇热情洋滋的讲话稿郭沫若、四个现代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篇文章的题目,一场思想革命的前奏曲精神枷谈、“左”的错误思想
“改革开放”一个重大决策对内要改革、对外要开放
“伤痕文学”一种文学思潮。作品以中短篇小说为主,也称“伤痕小说”伤痕文学代表作品
“小岗村”地名,安徽省凤阳县的一个村庄联产承包、分田到户、农村改革
提取材料中两个或两个以上流行语,拟定-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中国现代史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逻辑严谨,多角度论证,表达清晰)
2022-01-19更新 | 182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1979年6月25日,《人民日报》上史无前例地出现了下图商业广告,这则广告

宁江机床厂在《人民日报》首发广告
A.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B.政企不分弊端得到彻底解决
C.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D.国有企业在探索扩大自主权
2022-01-19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86年,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由原来的国家一单位制向国家主导、社会与个人共同分担的方向改革。这一变化原因在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行B.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
C.福利国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D.设立经济特区取得巨大成效
2022-01-18更新 | 233次组卷 | 5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一轮巩固卷10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