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6 道试题
1 . 20世纪80年代,如图两种票据在上海经济领域里同时流通,这一现象反映了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B.经营管理体制趋于多样化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D.非公有制经济起主导作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78 年之前,中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以行政管理为主的国家垄断外贸体制,中央直接管理少数的专业性贸易公司进行进出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给地方更多的外贸经营权,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数有了明显的增加,实行指令性、指导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以调动外贸企业的经营积极性。1988 年后,开始实行外贸企业的承包责任制,扩大外贸经营自主权,弱化行政管理,强化经济杠杆的作用。1991 年以后,对外贸体制进行比较系统的改革。实行外贸企业的自负盈亏:打破外贸专业化经营的界限,引进竞争机制,大量民营.企业进入外贸经营领域;注意发挥市场的作用,逐步减少指令性计划的商品范围;对部分外贸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组建了各种形式的股份制企业。

--佟家栋 《中国外贸体制改革探讨》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90年代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特点。
3 .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发展,出现了不少流行词语,下列各组中,都属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的是(   
A.阶级斗争  一国两制  无私奉献
B.体制改革  中国特色  经济特区
C.市场经济  勤俭节约  休闲娱乐
D.和谐文明  注重环保  小康社会
4 . 学者王加华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乡村工业大发展,工业时间日益取代农事时间成为民众年度时间生活的轴心,相应阳历历法体系、钟点时间亦日益在民众中普及开来,守时、时间就是金钱等观念在民众头脑中逐步建立起来,这归根于
A.民众时间观念转变B.民众生活习惯转变
C.经济结构的变动D.民众观念的西方化
5 . 如图为北京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对图中改革开放以来数据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
B.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百货零售业的发展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使商品供应增加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商品供应更加丰富
6 . 1992年1月,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谈道:“以后分工越来越细,工艺越来越新,家一户办不了,最终要走上集体化的道路。”据此可知,邓小平主张
A.大力兴办农村乡镇企业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开展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7 . 1983年7月,宝安县政府设立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并在《深圳特区报》上刊登招股启事:“欢迎省内外国营集体单位、农村社队和个人(包括华侨、港澳同胞)投资入股……,入股自愿,退股自由,保本付息,盈利分红。”这表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式启动B.非公有制经济取得合法地位
C.对外开放迈出实质性步伐D.经济改革在探索实践中发展
8 . 1953-1956年和1979-1992年,在国内经济史学研究中都称为“过渡时期”。关于两个“过渡时期”的相同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B.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并存
C.公有制经济都占据绝对优势D.外资企业从无到有大量引进
9 . 2016年11月,中办、国办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做出新部署,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对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权根本地位、严格保护农户承包权、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完善“三权”关系作出了具体规定,这种“三权分置”制度
A.顺应了发展现代农业的趋势
B.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种根本性变革
C.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盘否定
D.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10 . 我们在学习经济改革时要始终秉承着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客观规律,以下史实符合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是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