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资极度匮乏,19491952年,人均粮食产量为224.16公斤。若以人均粮食310公斤作为解决基本生存的一个指标,人们挣扎在温饱线以下。1953年中央政府开始酝酿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以满足全国人民的基本需求。1955年,国务院制定并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

1984年,全国粮食产量连上台阶,深圳市在全国率先过上了不用粮本、粮票的日子,此后凭票吃粮逐渐成为历史。1996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人均粮食产量410公斤左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不仅能养活自己,而且还是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20069月,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表的《2005年度国际粮食援助监测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共对外提供了57.7万吨粮食援助,占当年全球粮食援助总量的6.9%,仅次于美国和欧盟。

——据刘晓雪、李书友《中国粮食市场60年发展历程与变迁特点》等整理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对建国以来粮食安全问题的理解。
2022-08-11更新 | 31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B卷)
2 . 下表所示,我国云南省农业生产和森林覆盖率情况。这说明云南省(     

人均农业生产总值

人均粮食生产

森林覆盖率

1956年

100元

727斤

50%以上

1976年

100元(按不变价格)

575斤

24.9%

A.农村改革势在必行B.农业管理水平落后
C.必须调整产业结构D.农业处于全国后列
2022-08-04更新 | 854次组卷 | 10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零模文综历史试题
3 . 1984年,被称为改革开放“企业承包第一人”的马胜利毛遂自荐承包石家庄造纸厂,率先在国有企业打破“铁饭碗、铁工资”制度,使造纸厂迅速扭亏为盈。在全国近千家企业“求承包"的呼声下,1987年,马胜利承包全国一百家亏损造纸厂,组建“中国马胜利纸业集团”。据此可知其承包(     
A.适应了计划经济需求B.体现了企业改革方向
C.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D.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78年10月,国务院允许四川的重庆钢铁公司、成都无缝钢管厂、宁江机床厂、四川化工厂等六家企业在增产增收的基础上,提留少量利润作为职工奖金。试行后,仅三个月就收到了较好效果。这反映了(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序幕的拉开B.企业和职工成为改革的引擎
C.国企改革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D.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的尝试
2022-08-03更新 | 595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18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5 . 如图是1980年和1990年的中国经济成分统计,图中数据的变化反映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经济体制改革成效逐渐显现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D.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试点
2022-08-02更新 | 579次组卷 | 1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6 . 面对发展困境,苏联领导人曾作出了诸多改革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赫鲁晓夫顶住了压力,勇敢地站出来揭露斯大林,破除个人迷信,成为苏联第一个改革者,在苏联历史上留下了不能抹杀的深深印痕。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对改革持积极态度,力图通过改革扭转经济下滑趋势。但从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开始,保守、僵化与停止改革的趋势日益明显。

——摘编自陆南泉《对苏联改革历史的回顾与再思考》

材料二   戈尔巴乔夫改革比中国改革起步晚,当时中国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戈尔巴乔夫并没有吸取中国的经验,仍受制于传统社会主义理念,其出发点是反对私有制,反对市场经济,仍在完善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1987年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仍视市场为资本主义的,并没有超出当年改革的范畴,用国家订货代替国家计划,实质未变。

——摘编自左凤荣《对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主要原因的思考》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影响;分析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最终陷入困境的共同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严重缺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此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2022-08-02更新 | 25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新时代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1)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1978—1982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单位:元),其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197819801982
纯收入 133.6191.3270.1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B.沿海港口城市开放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8 . 1981—1985年我国农业总产值以年平均8.1%的增长率大幅度增加。这主要是因为(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推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D.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2022-07-23更新 | 249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
9 . 中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末推行企业利润留成制度,80年代进行利税改革和承包经营责任制,90年代时,政府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这反映出中国(     
A.现代企业制度完全建立B.彻底扫除企业发展障碍.
C.私营国营企业同步发展D.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发展
2022-07-20更新 | 342次组卷 | 13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10 . 为了防止过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1981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严格控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做工和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通知》,要求通过发展多种经营,就地适当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这表明(     
A.农村体制改革释放出了大量劳动力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启动
C.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形势还十分严峻D.城乡一体化的目标无法实现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