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7 道试题
1 . 1949-2009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图

——根据《中国城市年鉴2009》整理
以下对该图表理解正确的是( )
A.新中国初期城市化水平提高是因为人们向往城市生活,从而导致人口流向城市
B.城市青年上山下乡是导致是七十年代城市化水平停滞的原因之一
C.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曾现出持续增长趋势
D.2000年以后,城市人口所占比例超过了农村
2016-09-2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葫芦岛一中高二下期初摸底历史试卷
2 . 从土地革命战争到家庭联产承包制,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在大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不断变化着。从土地革命时期苏区的“耕地农有”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承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对这一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共能够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适时调整土地政策
B.使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C.两个时期土地政策的性质都是土地私有制
D.这两个阶段的土地政策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016-09-27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葫芦岛一中高二下期初摸底历史试卷
3 . 下表反映了1978~198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造成表中我国所有制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经济成分1978年1987年
全民所有制企业77.6%59.7%
集体经济22.4%34.6%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几乎为05.6%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经济体制改革
②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外资企业落户中国
③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 . 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平原地区显然是倒退。因为单干就要废弃机耕,实行畜耕和人耕,而农业现代化的表现就是耕作机械化。但是,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材料强调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管理成本
B.使农业耕作方式出现倒退
C.恢复了小农经济的单干模式
D.充分调动了小农的生产积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根据该表分析, 1953 年至今,我国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土地改革
②对农业进行改造
③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④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7 . “大包干,大包干……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这是安徽凤阳农民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顺口溜。这种经济体制的优点是
A.发挥了农民的自主性B.生产资料实现了公有制
C.标志着改革的开始D.使农民在对外开放中得到实惠
2011-10-25更新 | 9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