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2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为1992年我国关于乡镇企业的统计情况。这反映出
项目情况
总产值总产值达1.6万多亿元,相当于1985年全国社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1.2万多亿元,约占当年全国工业总产值的35%
从业人员超过1亿人,与当年国有企业的职工人数相当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B.城市国企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科学发展观得到了贯彻落实
2022-03-2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从1979年夏粮上市起,粮食统购价格提高20%,超购部分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价50%;棉花、畜产品、林产品等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也逐步作相应提高;同时,粮食销价一律不动,群众生活必需的其他农产品的销价,也要基本保持稳定。政府的举措(     
A.表明农村工作是新时期工作中心B.导致城市居民生活成本大大增加
C.促进了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D.打破了价格领域的计划体制
3 . 下面是1979年3月《文汇报》刊登的瑞士雷达表广告,这是上海广告公司承揽的首个外商广告。据此可知,当时
A.我国迫切需要引进外资B.民众消费水平大为提高
C.改革开放实践逐步展开D.计划经济体制完全瓦解
4 . 1980年,我国进一步放宽农副产品的购销政策,规定供销合作社、基层社可以出县、出省购销,集体所有制商业、个体商贩和农民也可以长途贩运。这一政策
A.深化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实现了城乡人口自由流动
C.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D.利于增强农村经济的活力
5 . 1970年,根据国家农业会议精神,江苏、浙江、广东等省率先行动起来,纷纷创办各种规模的农具、粮油加工、建材、编织、服装等社队工业。这一举措
A.改变了农业经营模式B.加快了农业合作化的进程
C.瓦解了人民公社体制D.增强了农村公共服务能力
6 . 1979年初,全国约有2000万人待就业。同年,上海、武汉等地恢复了个体工商业的登记发证工作,武汉还把汉正街开放为小商贩集中经营的市场;北京各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兴办一批集体企业,安排了约3万名青年就业。这一现象反映出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已经明确
C.就业压力助推经济体制改革D.计划经济发展模式遭到摒弃
7 .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70年代末,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中国农民的“首创精神”体现在
A.实行“耕者有其田”B.建立人民公社
C.创立农业生产合作社D.实行“包产到户”
8 . 关于农民土地问题,苏联新经济政策在坚持土地国有前提下农民可以自行选择具体的使用形式,新中国在土地公有基础上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农民获得了土地经营自主权。这说明
A.各国普遍实施土地公有B.民生问题关乎社会发展
C.国情差异影响政策效果D.中苏治国理念基本一致
9 . 农民作家周克芹善于书写社会变革中的农村生活。《山月不知心里事》揭示农村改革初期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晚霞》体现了改革开放中农民意识里先进与落后、改革与保守的对立冲突;《邱家桥首户》反映农民迈向小康时面临的新问题。由此可知
A.时代风貌影响文学创作B.作家富有浪漫主义情怀
C.农村改革激化社会矛盾D.市场经济促进文学繁荣
10 . 1984年的中共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随着生产和市场供给的改善,继续减少统派购的品种和范围。”到1984年年底,统派购品种从1980年的183种减少到145种。这一举措(       
A.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从根本上触动了僵化的计划经济
C.确立了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D.增加了国民经济中的市场因素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