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41 道试题
1 . 据国有资产管理局的统计,1982—1992年这十年中,国有资产流失大约为5000多亿。国企与其他集体、城乡个体及其他经济类型相比,1980至1991年期间,国有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速最慢,年平均速度只有7.8%,而全国平均水平为12.8%。这反映了(     
A.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缓慢B.经济体制改革亟需深化
C.国有企业政企职权不明D.企业改革成效不甚明显
2 . 1978年9月安徽省委针对特大旱灾,决定采取“借地度荒”,规定凡集体无法耕种的土地,可以借给农民种麦种菜,鼓励多开荒和利用“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水旁)空闲地,谁种谁收。这一举措(     
A.抑制基层政府生产自救的积极性B.为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提供契机
C.改变了当地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D.打破农村集体所有制的主体地位
3 . 图是1990年劳动部发布《职业介绍暂行规定》第七条中的相关内容。这反映了当时(     
○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力资源信息,推荐合格的劳动者,介绍临时性劳务人员,并对单位用工进行指导或提供咨询。
○为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提供用工信息,介绍用工单位。
○在劳动力供求双方经过相互选择自愿达成协议后,指导他们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签定劳动合同。

A.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B.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
C.社会保障制度的日趋成熟D.为城市化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服务
2023-05-07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全省统考历史试题
4 . 1978年我国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1:2.4,至1984年这一比例变为1:1.70。这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区域发展不平衡得到改善B.城镇职工收入水平逐渐下降
C.国民经济比例进一步失调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2023-05-01更新 | 421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A卷)
5 . 1987年,深圳市政府颁布《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暂行规定》,吸引了一批科技人才在深圳创办民间科技企业。同年,深圳市政府公开拍卖了一块国有土地使用权。1993年,深圳产权交易所成立,2000年改制为产权交易中心,面向国内外和各种经济成分进行产权交易。深圳的发展历程表明(     
A.我国已经放弃计划经济体制B.国家干预经济管理模式强化
C.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共识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2023-04-15更新 | 37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80年,深圳特区创办。经测算,仅罗湖区第一期开发最少也要投资近20亿元,这对于当时的特区简直是一个不敢想象的天文数字。当时主管基建的副市长回忆说:"国家对深圳的投资,当时只有百分之二,现在算来只有百分之一点几。……香港人启发了我们,香港财政收益三成以上都来自土地拍卖。于是我们就想到了租地的方法,用土地换资金。”1980年深圳房管局与香港妙丽集团谈判,深圳出地,妙丽集团出资,利润分成。1981年东湖丽苑小区竣工入住,该小区成为中国第一个商品房且有物业公司的小区。邓小平同志来深圳视察的时候,登上了罗湖区国际商业大厦的楼顶,对这种市场化运作方式表示了认可。

1987年,深圳市开启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的先例。由此,深圳创立的土地拍卖、土地开发市场化、住宅商品化、贷款按揭买房等模式逐渐推广到全国,改变了计划经济的住房分配模式。住房找市长,变成了住房找市场。房地产也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行业。

——材料整理自央视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深圳率先实施住房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深圳住房制度改革的影响。
2023-03-31更新 | 14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安阳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图是1978~1981年我国用于职工住宅、城市公用事业等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占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据此可知,当时(     

A.国民经济结构调整逐步推进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C.建立市场经济成为改革目标D.经济增长方式发生重大转变
8 . 1992年,国务院批准正在改制中的首都钢铁公司获得资金融通权,首钢得以投资创建全国第一家企业银行——华夏银行,按照国际惯例经营金融业务。这表明,首都钢铁公司(     
A.逐步推进所有制变革B.主营钢铁业务被弱化
C.经营自主权得以扩大D.积极应对全球化进程
2023-03-27更新 | 27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延续着传统的南粮北调的格局。但到了80年代却发生了逆转,形成了北粮南调的粮食流动格局。这主要是因为(     
A.自然地理条件的变化B.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
C.国内物流体系的改善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
2023-03-26更新 | 390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1981年春,中央针对当时流传的社队企业“三挤一冲”(挤国营企业的原材料、能源、市场,冲击国家经济)到江苏进行调查。调查结论认为:“社队机械工厂的产品,对国营大厂有挤有补,目前是补的多一些,挤的少一些。”这一结论反映出当时江苏(     
A.城乡物资实现了自由流通B.计划与市场关系得以理顺
C.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展开D.农村生产自主权有所扩大
2023-03-23更新 | 39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3届高三仿真模拟(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