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农村人民公社既是一种经济组织,也是一种政权机构。1978年以后中国农村普遍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事实上消解了人民公社的经济职能,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决定在农村设立乡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后,人民公社遂告解体。由此可知
A.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政治体制改革B.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得到发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D.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
2021-05-25更新 | 811次组卷 | 9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2 . 我国先后出现了三次大规模创业浪潮,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异军突起;20世纪90年代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人员“下海”经商;2014年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浪潮。材料反映出
A.改革开放释放了社会活力B.城乡生产关系出现根本性变革
C.国有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
3 . 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定,将“人民公社”改为“乡、民族乡”,“人民公社主任、副主任和委员若干人”改为“乡长,副乡长”,“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改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这一决定旨在
A.进一步深化农村体制改革B.探索国有企业改革经验
C.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推进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4 .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供销合作社、商贸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加快发展农资连锁经营。2013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机构对农业科技的研发为来源,由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承担农技推广,转化农业科技成果。这些政策
A.开启了科技兴农的发展进程B.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
C.促进了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D.推动了传统农业的现代转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一“新局面”在农业领域的主要表现是(     
A.扩大企业自主权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坚持对外开放D.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6 . 1985年,国家科委提出取消科技经费无偿下拨的方式,改为成立风险投资公司,将科委的资金和科技企业挂钩,最后进行效益分成。这一改革
A.揭开了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B.反映了新时期科研体制的成熟
C.体现了对科技的财政投持续加大D.调动了科研机构和人员积极性
7 . 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20-08-08更新 | 206次组卷 | 26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1983年,北京四个最大的百货商场与北京市第一商业局签订合同,规定:超额完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部分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部分由企业利润留成和浮动工资弥补。这反映出
A.企业活力逐步得到增强B.国企改革全面展开
C.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D.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2020-07-09更新 | 8363次组卷 | 78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认为,在一系列“边缘革命”的带动下,中国逐渐步入了现代市场经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真正的改革先锋不是国营企业,而是那些落后的、被边缘化的群体。在这些“边缘革命”中,意义最为重大的变革是在中国经济最为薄弱的环节农业中爆发。中国政府于1979年着手改善农业环境,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农业改革是自下而上展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业改革过程中极其重要,从长远角度看,农民重新获得的经济自由对发展农村经济的意义要重大得多。

材料二   在推动中国市场转型的诸多“边缘革命”中,经济特区的开辟和发展,在推进中国向世界经济开放的过程中,起到了尤为关键的作用。经济特区被视为学习资本主义以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性的实验室。在整个80年代,政府都因担忧经济特区会被资本主义蚕食而不安。选择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作为首批经济特区,实际上是个折中做法。拥有相同的地理优势的城市并不止这四个,但它们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过于重要,试验中的任何闪失都有可能会对社会主义经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经过30年的改革,中国的经济特区得到稳步成长,从中国经济的外围逐渐向核心渗透。

——摘编自【英】罗纳德·哈里·科斯、王宁著《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民重新获得“经济自由”的措施和“经济自由”的含义,并简析农业改革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选择首批四个经济特区的原因,并说明经济特区设置的作用。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