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资极度匮乏,19491952年,人均粮食产量为224.16公斤。若以人均粮食310公斤作为解决基本生存的一个指标,人们挣扎在温饱线以下。1953年中央政府开始酝酿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以满足全国人民的基本需求。1955年,国务院制定并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

1984年,全国粮食产量连上台阶,深圳市在全国率先过上了不用粮本、粮票的日子,此后凭票吃粮逐渐成为历史。1996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人均粮食产量410公斤左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不仅能养活自己,而且还是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20069月,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表的《2005年度国际粮食援助监测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共对外提供了57.7万吨粮食援助,占当年全球粮食援助总量的6.9%,仅次于美国和欧盟。

——据刘晓雪、李书友《中国粮食市场60年发展历程与变迁特点》等整理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对建国以来粮食安全问题的理解。
2022-08-11更新 | 31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B卷)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末美国农业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是整个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90年代的农业萧条并未从美国经济中消除阴影,它一直在20世纪美国经济中成为导致危机的潜在因素。农民没有享受过20年代的繁荣,而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使他们的处境更为悲惨。19331月,美国农业合作社联合会主席爱德华·A·奥尼尔说:“除非给美国农民想点办法,不然的话,不出一年,农村就要闹起革命来的。”

——摘编自刘绪贻等主编《美国通史》

材料二:1954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中央全会上作了《关于进一步扩大苏联的谷物生产和关于开垦生荒地和熟荒地的报告》,规定1954-1955年至少开垦1300万公顷荒地。(政府)原来对农业生产规定非常细致,规定播种面积、播种时间、技术措施、收割期限,19553月通过《关于改变农业计划工作》的决议,废除国家下达的指标。1958630日,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决议。从195871日起,取消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粮食、油料、蔬菜、肉、奶、蛋、羊毛、饲草的制度;从同日起,国家实行统一的产品收购办法。

——摘编自张建华《俄国史》

材料三:1979928日,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当前发展农业生产力的二十五项政策和措施”。《决定》把“草案”中不许包产到户六个字删掉了,代之以“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要包产到户”……“除有法律规定者外,不得用行政命令的方法强制社、队执行,应该允许他们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因时因地制宜,保障他们在这方面的自主权,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摘编自郭大钧主编《中国当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美国农业生产力“高速度发展”的原因。简述罗斯福政府为防止农村“闹起革命来”而在农业领域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农业改革的背景,并概括其措施。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和中国在农村改革中的相同之处,分析中国农村改革的意义。
2022-08-10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新蕾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斯大林逝世的前几年,苏联农业发展非常缓慢,单位面积产量始终没有恢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水平,粮食产量从1913~1953年基本没有提高。1954年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中央全会上作了《关于进一步扩大苏联的谷物生产和关于开垦生荒地和熟荒地的报告》,规定1954年—1955年至少开垦1300万公顷荒地。(政府)原来对农业生产规定非常细致,规定播种面积、播种时间、技术措施、收割期限,1955年3月通过《关于改变农业计划工作》的决议,废除国家下达的指标。1958年6月30日,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决议。从1958年7月1日起,取消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粮食、油料、蔬菜、肉、奶、蛋、羊毛、饲草的制度;从同日起,国家实行统一的产品收购办法。

——摘编自张建华《俄国史》

材料二:1979年9月28日,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当前发展农业生产力的二十五项政策和措施”。《决定》把“草案”中不许包产到户六个字删掉了……包干到户这种形式,在一些生产队实行以后,经营方式起了变化,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但是,它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基础上的……所以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除有法律规定者外,不得用行政命令的方法强制社、队执行,应该允许他们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因时因地制宜,保障他们在这方面的自主权,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摘编自许平《当代西方国家社会分层变化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农业改革的背景及其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和中国在农村改革中的异同点。
2022-08-10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期,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从1978—1984年的年均15.2%下降到1985—1988年的年均5%和1990—2000年的年均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从1984年的1.7:1扩大到2007年的3.33:1。据此可知(     
A.国民经济结构明显失衡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了城乡差距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滞后D.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周期性波动
2022-08-1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明,赋役货币化,人口流动相对自由。在农村,农业商品化增长,冲击了自然经济,地主和佃户关系出现新变化;在城市,随商品经济繁荣工商业城镇兴起,出现了新型手工工场;商帮崛起,形成全国性市场网络,社会经济结构转向农工商并举的多元经济结构。人们与市场关系日益密切,社会关系由对人的依附关系转向对物的关系,旧的等级制逐渐分解,出现新的社会分层;以白银为主币的货币经济极大扩展,商业性行为几乎成为全社会取向,国家丧失了对货币的控制权,中央集权严重削弱;儒学平民化趋势明显,上层文化与世俗文化交融,形成多彩的文化现象,单一的农业社会结构正在向多元社会结构转变。

——摘编自《晚明社会变迁研究》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随近代工业出现,我国封建社会结构缓慢变化。1949年后,我国农民占89.4% ,直到1978年仍占82.1% ,基本还是农业社会;1953年,随“一化三改造”,形成了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社会阶层结构;1960 年,为应对经济困难,我国严格限制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1978年后,我国实行经济改革,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80 年代后期,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在全国,非农产业职工已占53. 1% ,按国际惯例我国已不是农业社会;随户籍制度调整,农民、工人分化,我国产生了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经理人等新的社会阶层,一个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社会结构正在形成。

——摘编自《我国社会结构的历史性变化》


(1)根据材料一,概述晚明社会结构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作者对晚明社会结构变化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简析建国后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6 . 下表所示,我国云南省农业生产和森林覆盖率情况。这说明云南省(     

人均农业生产总值

人均粮食生产

森林覆盖率

1956年

100元

727斤

50%以上

1976年

100元(按不变价格)

575斤

24.9%

A.农村改革势在必行B.农业管理水平落后
C.必须调整产业结构D.农业处于全国后列
2022-08-04更新 | 854次组卷 | 10卷引用: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练测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材料二 某校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从网上搜集到了以下图片:《1978年安徽省小岗生产队签订的全国第一份承包合同书》《1983年重庆开始经济试点的报道》《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

材料三 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作出了哪些决策使中国经济“重新焕发生机?”
(2)据材料二、三,我国为搞活经济而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8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侯永禄,陕西省合阳县路井镇路一村五组农民,1931年农历927出生,一个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坚持写了近60年的日记!他6岁去私塾读书,1944年高小毕业后进入合阳县简易师范学校并于1948年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49年回乡务农。新中国成立后,侯永禄担任过互助组组长,大队会计。人民公社成立后,他又先后被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和大队长。侯永禄当过民办教师、赤脚医生,担任过大队农科站站长,路井公社“抽取黄河水水灌溉工程”指挥部工作组组长等职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侯永禄带领村民们勤劳致富奔小康,德高望重。他真实地记录了自己和村民们的生存经历,记录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三反、五反、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三农问题,折射出一个家庭一个村庄、一个民族的命运……

——《农民日记:一个农民的生存实录》


问题:从上述材料中选取一个时间点或时间段,拟出侯永禄生活状态,利用所学知识简析侯永禄生活状态折射出的时代因素。(要求:思路清晰、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22-08-0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9 . 1984年,被称为改革开放“企业承包第一人”的马胜利毛遂自荐承包石家庄造纸厂,率先在国有企业打破“铁饭碗、铁工资”制度,使造纸厂迅速扭亏为盈。在全国近千家企业“求承包"的呼声下,1987年,马胜利承包全国一百家亏损造纸厂,组建“中国马胜利纸业集团”。据此可知其承包(     
A.适应了计划经济需求B.体现了企业改革方向
C.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D.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10 . 下列资料可以用来说明新时期中国(     

1981年年底

全国的个体户首次突破了100万户

1982~1985年

全国城乡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1171.4万户

1999年年底

全国“草根个体”共3160万户


A.自主创业人数逐年增加B.市场经济体制得到建立
C.经济体制转型明显加快D.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2022-08-0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富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