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知青返城潮的到来,国家为解决就业问题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并雇用7个以下工人。但1992年以后这种限制取消,国家鼓励他们扩大企业规模,为解决社会待业、失业人员就业或再就业做贡献。这一政策的转变主要得益于(   
A.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
B.市场经济体制时代的到来
C.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
D.经济政策的根本性改变
2 . 在改革开放初期,广东有一个说法:遇到绿灯往前走,看到黄灯赶紧走,碰上红灯绕着走。但1992年他们说:北京送来了更通畅的绿灯。这说明
A.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B.经济体制之争备受关注
C.思想解放加速了改革开放
D.简政放权取得初步成效
3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理论认识上经历了“利用论”→“补充论”→“重要组成论”三个阶段。这一认识的变化过程直接体现了
A.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B.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成熟
C.经济宏观调控能力显著增强
D.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
4 . 1992年,邓小平说,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讨论。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据此可知,南方谈话
A.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B.表明开始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
D.消除了国内存在的“资”“社”争论
5 . 2001年,党中央在党建实践活动方面宣布私营企业主也有资格成为共产党员。这表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B.私营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
C.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在逐步提高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
2009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下表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类别年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197877.622.4
199725.538.117.918.5

表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
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C.市场经济形成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2017-07-27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09高考真题汇编1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7 . 有图是邓小平在某一时期的活动轨迹。他在这一时期
A.提出要建立经济特区
B.论述了“一国两制”构想
C.指出要“团结一致向前看”
D.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8 . 现代中国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先后打破“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每一次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打破“计划经济崇拜”的是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南方谈话和十四大召开
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2017-02-17更新 | 625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重难点突破(中外历史纲要下)
9 . 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出现了根本性突破。这一“根本性突破”的表现是
A.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创建经济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
C.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
10 . 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至此,长期以来实行的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材料表明我国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B.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C.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D.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