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1952-1978年经济结构出现了可喜的转变,1952年工业产值只相当于农业产值的1.%,1978年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已相等,中国在工业化道路上起多管并进。

——戴逸《中国经济的千年态势与复兴之路》

材料二我们过去三十年的改革,有两次大的推进:一次是1984年到1988年,就是20世纪80年代我们有一次大的推进;20世纪90年代又有一次大的推进。

——吴敬琏《中国怎样重启改革》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1952-1978年经济建设的主要成就。结合所知识,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改革的两次大的推进的表现。
(3)综合以上材料,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发生的主要变化。
2020-11-06更新 | 11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湖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
2 . 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 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和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就,都说明了加强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的重要性。(     )
4 . 中共十四大后,“下海创市场”成为人们日常话题的重要内容,这与中共十四大什么内容直接相关?
A.开始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决定设立深圳、珠海、厦门为经济特区
2020-09-14更新 | 63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4年高中历史配套精品测试: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5 . 1993年某次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次会议是中共
A.八大B.十四大C.十四届三中全会D.十五大
6 . 无工不富,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不懈努力,我国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表


材料二   1998-2002年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比较表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建国初期我国工业产值比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我国1998-2002年三种类型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趋势出现的内外因素。
2020-06-13更新 | 10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7 .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改变了过去人们对“计划”与“市场”的传统认识。这说明当时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全面展开B.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确立
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成为社会共识D.经济体制改革面临重大突破
8 . 我国进出口的商品中,1978年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占比为46.6%,2017年上升到94.8%,1985年进口商品中初级产品的占比为17.1%,2017年上升为31.4%,这表明我国
A.工业生产能力大大提高B.对外开放深入开展
C.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D.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9 . 改革开放初期,私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挂靠国有、集体企业,戴上“红帽子”经营。1992 年后,挂靠的企业通过明确产权,重新注册为私营企业。这一变化说明我国
A.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成效突出
B.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C.私营企业已与世界经济接轨
D.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化
2020-01-08更新 | 256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7 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召开30周年(1992-2022)-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周年热点知识回顾与习题演练
10 . 1993年与1991年相比,市场价格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由1991年前的50.3%上升到93.8%,在农产品收购总额中由51.6%上升到87.5%,在工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由36.4%上升到81.1%。发生上述变化的关键因素是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了企业自主权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扩大开放力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