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8 道试题
1 .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A.发展外向型经济
B.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6-11-21更新 | 2182次组卷 | 94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必刷(浙江专用)-狂刷5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 . 1992年,中国政府取消了对城市粮、油及副食的补贴;逐步停止了福利分房,实行住房商品化;积极推行医疗保险,“大病统筹”替代了“公费医疗”;取消了教育基本由国家包下来,允许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收费。这些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的财政压力较大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C.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广
3 . 1992年,一篇记录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时所做重要谈话的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发表后,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此后改革开发取得的新发展是
A.确立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B.在粤、闽沿海建立经济特区
C.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21-05-10更新 | 318次组卷 | 4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18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4 . 陈云1979年3月关于《计划与市场问题》提纲手稿中“市场经济”的用语在收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82年出版)时改为“市场调节”。但在1995年《陈云文选》再版时又根据作者的意见,重新改回“市场经济”。这一用词的变化,说明
A.对于“计划”“市场”两种经济的认识逐渐走向成熟B.中共十四大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C.中共十五大对所有制结构的理论指导深化了认识D.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的成果体现
2021-05-12更新 | 320次组卷 | 8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考点1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5 . 1992—2001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上涨362%,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上涨321%,贸易顺差增长近5倍,占全球贸易比重也由2.3%上升至4.4%。其主要原因是我国
A.深化改革、扩大开放B.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
C.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D.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2021-04-07更新 | 307次组卷 | 7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18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改革开放大事年表(19782001年)

197812月的一天,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签订“包产到户”协议。
12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
1218日至2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1979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国防部长徐向前声明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中美正式建交。
128日到25日,邓小平访美。
7月,中央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19804月,四川广汉向阳公社决定率先改社建乡。
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在全国推广。
19844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等14个港口城市,逐步兴办起经济技术开发区。
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19904月,中国政府宣布开放上海浦东。
199212月邓小平南巡,发表南方谈话。
10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2001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材料反映了中国现代史发展的多条线索。请从中提炼出一条线索,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线索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1-11-28更新 | 288次组卷 | 5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一轮巩固卷02
7 .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市场调节的辅助性作用不可缺少,并指出要有步骤地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该决定最有可能通过于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2022-05-28更新 | 135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0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卷(新教材新高考)
8 . 如图所示为2000-2010年广东地区与世界劳动参与率的比较(劳动参与率是衡量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这反映出,该时期广东(     
A.劳动者的技能素养普遍较高B.经济发展速度逐渐放缓
C.市场经济发展激发社会活力D.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世界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社会转型是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对社会转型的关注有利于深化对历史发展的认识。

材料一   近代世界商品经济形态阶段以物中介的特征使资本基于自身的特殊属性——能够不断增值和其物化货币的社会中介功用成为实现社会转型的动力系统的关键因素,近代化的实现即须在资本为要素的动力系统推动下前进,而近代化以纯粹资本作动力系统轴心的历史发展又使其本质呈现为了资本主义化。

——摘编自陈广亮(近代世界社会转型的模式》

材料二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主任吴忠民教授认为,从1840年以来,中国就开始了社会转型的漫长历程。到20世纪上半叶,社会转型的进程明显加快。但是,这种社会转型又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之下进行的,因此既持续进行,又表现出一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特有的情况:一是现代经济的增长缓慢和畸形化,二是城市化进程的停滞和畸形化,三是开放的进行但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色彩,四是社会分化呈现出一种十分不规则的状态。

——摘编自郭德宏《我们该怎样看待社会转型》

材料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换、传统的产品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同时并存,是我国社会转型的基本特点。

——摘编自郭德宏(我们该怎样看待社会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社会转型的特征并指出推动西方近代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特征并分析出现这一特征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八九十年代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
10 . 下表反映了1949~2003年以来贵州人口的变化情况
时间总人口(万人)净增长人数(万人)年平均增长人数(万人)年平均增长率(‰)
1949~19581416.40~1710.02293.6232.6221.20
1959~19611743.96~1623.53-120.43-60.22-35.15
1962~19751664.29~2530.95866.6666.6732.77
1976~19842585.11~2931.85346.7443.3415.86
1985~19992927.18~3710.06737.8852.7115.97
2000~20033755.72~3869.66113.9437.9810.01
(资料来源:根据《贵州五十年》(1949~1999)和《贵州统计年鉴》(2004)计算)
据表可知
A.人口增加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B.改革开放改变了城乡人口结构
C.人口变化与国家政策调整相关D.计划生育带来了人口的负增长
2022-04-09更新 | 241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12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