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8 道试题
1 . 邓小平从列宁那里找到了新思路,给中国改革开放找到了新航向。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实际上邓小平对新经济政策有继承也有超越,“超越”主要表现为
A.利用市场手段恢复国民经济B.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C.把解决农民问题放在突出位置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
2021-03-19更新 | 176次组卷 | 40卷引用:优生百日闯关系列 专题16 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
2 . 截至“十五”计划末期,私营企业法人单位498万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已达68.3%,私营经济占整个GDP比重超过60%.在许多地方,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的税收支撑着地方财政收入,个体、私营企业吸纳的就业人员占新增就业人员的2/3以上。由此可知
A.经济体制改革成效瞩目B.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国民经济主体
C.公有制经济发展受阻碍D.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
2021-03-17更新 | 115次组卷 | 4卷引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练04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 . 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21-03-1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判断题专项训练
4 . 中国平均法定关税税率下降的轨迹图(1992—2003),下图表明中国
平均关税税率(%)
A.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B.加入世贸组织成效较显著
C.经济特区建设效果明显D.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提高
2021-03-06更新 | 498次组卷 | 8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地区专用)-热点08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的私营经济在城乡生产和流通领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1954年,城乡个体手工业产值约为当年全国工业产值的20%。此外还有280万户、330万人从事个体商业,他们的商品零售额约占全国商品零售额的40%,但到1978年,全国城镇个体工商者只有15万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私营工商业发展不仅速度快,而且在经济社会结构中地位与作用日益显著。

——摘编自陆学艺《中国私人经济的兴起》

材料二   据国家工商局提供的数据(如下表)显示,截止1993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已达23.8万户,比上年增长70.4%,一年净增长相当于1978年底至1991年的发展总和,从业人员373万人,比上年增长619%,是1991年数字总和的2倍,注册资金681亿元,比上年增长207.7%,是1991年的6倍。另外,工业产值,营业收入和商品零售额同样创历史新高,私营经济的增幅之高是其它所有制形式所没有的。

项目户数从业人员注册资金产值
户数比去年同期增长%人数
(万人)
比去年同期增长%金额
(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金额
(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
1989905811648497
1990981418.351703.669513.1012225.77
19911078439.891848.2412329.4714720.49
199213963329.4823229.0922179.6720539.46
199323791970.3937360.78681208.14422105.85
平均增长率%27.3022.8168.4744.27

——摘编自王敏钦主编《中国私营经济年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中国私营经济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并概括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私营经济呈现出的特点,并概括90年代初私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私营经济的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2021-03-05更新 | 14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地区专用)-热点08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6 . 下面是1978-2012年我国的产业结构比例变化表,由此可以得出,这一时期我国
时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7828.247.923.9
198528.442.928.7
199520.147.232.9
200512.147.440.5
201010.146.743.2
201210.145.344.6

A.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协调性增强B.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弱化
C.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D.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
2021-03-02更新 | 26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话题01建党百年
7 . 《中国经济改革30年(政府转型卷)》指出,新时期中国政府转型的历程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经济建设型政府阶段、经济调节型政府阶段、公共服务型政府阶段。这表明新时期的中国政府转型
A.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B.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
C.以增强企业的活力为中心任务D.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21-02-02更新 | 253次组卷 | 6卷引用:【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山东专用)-解密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近代社会的变迁(分层训练)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通用语推广大事记(部分)

时期大事记
西周职官外史的职责之一即“掌达书名(书名:书写的文字)于四方”。周宣王时,编纂识字课本《史籀篇》。
以原秦晋方音为基础形成“通语”,以隶书为通用文字,编纂了一大批推行通用语言文字的字典辞书。规定学童必须能够背诵、讲解和书写八种字体九千字方能为吏。
隋唐隋朝整理的声韵书籍《切韵》在唐代被定为科举考试的标准韵书;政府政组纪刊定制作《字样》《干禄字书》《五经文字》等颁行天下。
明清明初颁行“参考中原雅音”编订的《洪武正韵》·雍正帝下旨“以福建、广东人多不诸官话、着地方官训导”,并设正音书院,教授南方的官员和读书人标准“官话”。

——据孙海娥《我国国家通用语》等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对通用语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1982年,首次将“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载入宪法,这既有维护国家主权独立、民族团结的目的,也有全面发展经济的考虑。200010月,我国第一部语言文字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诞生,其中规定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2012年国家语言文字发展规划中增加了“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要求。2018年“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中,指出要发挥普通话在促进劳动者就业方面的重要什用,打赢脱贫攻坚战。

——据永全《新中国70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政策变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推广通用语的措施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我国国家通用语推广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9 . 信息提炼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在各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1)指出图1、2、3分别反映的我国政治制度的名称。指出与图1相关的重要历史信息,并从新中国政治建设方面说明其意义。

材料二 第十三条 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零配件、原材料、运输工具和其他生产资料,免征进口税……;第十四条 ……对投资额达五百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或者技术性较高、资金周转期较长的企业,给予特别优惠待遇;第十八条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华侨和港澳同胞,出入境均简化手续,给予方便。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材料三 经济特区的管理,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不损害主权的条件下,可以采取与内地不同的体制和政策,特区主要是实行市场调节。

——《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

材料四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


(2)据以上二三四材料概括,经济特区实行了哪些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特区的建立有何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3)仿照表格其他部分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
2021-01-27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期末真题精选主观题50题) -天津专用
10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原来局限于商业领域的“市场”“推销”“包装”“成交”“投资”“老板”等词汇意义泛化,使用范围不断扩大。这反映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B.流行语言随社会变迁而逐渐改变
C.外来文化丰富了汉语词汇的内涵D.丰富的物质文化改变了精神生活
2021-01-24更新 | 763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全国通用)-必修3-考点06-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