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6 道试题
1 . 1992年9月1日起,取消原油、成品油、钢材、生铁、铜、铝、锌,纯碱等计划外生产资料全国统一最高出厂价或销售限价。工业和生产资料方面,指令性计划已由过去的95%下降到10%左右,国家统一分配的生产资料由过去的256种下降到19种。由此可知,我国
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B.市场调节成分加大
C.完全放开了工业制成品购销价格D.全面接轨世界经济
2 .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形成一个动力系统,以强大的合力推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注: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历史演进的动力系统,由总动力机制和分动力机制构成。总动力机制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运动——小农改造机制。根源于此,又产生了两大分动力机制,即生产力——技术进步机制和生产关系——制度创新机制)

——摘编自蒋永穆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演进动力探析》


请选择一组动力机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读。
2021-05-29更新 | 400次组卷 | 5卷引用:解密09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3 . 空间地理角度是党史研究的新视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根据社会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地调整空间战略,是党夺取政权、掌握和巩固政权的基本经验之一。在城市与农村之间进行的空间战略选择与布局,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必须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在城市与农村空间中进行的每一次战略调整。都对党的历史产生过深刻而全面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党史活动原有的展开路径与模式,衍生出了全新的党史发展轨迹。

——摘编自崔保锋《空间思维与中共党史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革命"、"建设"和"改革"任选一个角度,阐释材料观点。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的口号

时间口号时间口号
19278枪杆子里面出政权19506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2810工农武装割据195312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
19305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1978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375停止内战、争取民主、实现抗战19781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93912毫不利己,专门利人197812改革开放
19449为人民服务19829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458自力更生19857“抓住时机,发展自己”
19458和平、民主、团结198510三步走战略
19468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19874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19499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92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摘编自《时代印记·穿行于中国百年报刊之林丛书:<标语口号>》


请回答:提取如表材料中部分或整体信息,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加以阐述。(观点正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1-05-23更新 | 382次组卷 | 5卷引用:解密21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5 . 下表是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城乡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和从业人员统计表,对表中数据变化,正确的解释是
1988年1992年1996年1997年
个体工商户(万户)1454.91583.92703.72850
从业人员(万人)2304.92467.75017.15441
A.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开始打破B.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度分离
C.理论突破推动改革深入发展D.城乡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均衡
2021-05-18更新 | 395次组卷 | 11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考点1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6 . 1992 年 8 月,美的实行股份制改革。2001 年,顺德政府出让所有股份,解决了困扰美的多年的“产权问题”。2016 年美的集团首次上榜世界五百强企业,2020 年跃升至 307 位。由此可见,美的崛起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B.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C.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D.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80-2015年中国务工迁移量与产业(就业)结构比重变化示意图


——据人口普查、抽样调查数据与2016年《人口与就业年鉴》


(1)指出务工迁移量与产业(就业)结构比重的变化趋势。
(2)任选一个方面的变化趋势进行原因分析。
2021-05-13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版)-专题17人口问题和人口迁移
8 . 陈云1979年3月关于《计划与市场问题》提纲手稿中“市场经济”的用语在收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82年出版)时改为“市场调节”。但在1995年《陈云文选》再版时又根据作者的意见,重新改回“市场经济”。这一用词的变化,说明
A.对于“计划”“市场”两种经济的认识逐渐走向成熟B.中共十四大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C.中共十五大对所有制结构的理论指导深化了认识D.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的成果体现
2021-05-12更新 | 320次组卷 | 8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考点1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9 . 20世纪90年代,我国沿边省区的会展经济开始出现。到2008年,我国已经形成了遍布东北、西北和西南三大区域的五个国家级会展。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B.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机遇
C.区域经济发展的加快D.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松动
2021-05-12更新 | 148次组卷 | 5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18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0 . 1992~2002年,全国个体工商户由1543万户发展到2378万户,资金数额由60!亿元增长到3782亿元,从业人员由2468万人增加到4748万人。这一现象反映了我国
A.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发展B.城乡生活差距逐步缩小
C.民众消费需求日益变化D.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
2021-05-12更新 | 16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历史模拟好题精选(第1期)-专题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