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1991年10月8日,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刊发长篇评论,着重论述只有把生产力搞上去,才能在和平演变的挑战中岿然不动。文章明确提出苏联的“红旗落地”,并非在于“卫星上天”,社会主义国家唯有经受住新科技革命的挑战,红旗才能举下去,才能更高飘扬。这一评论(     
A.回应了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B.未能认识到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
C.贯彻落实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神D.意在为扩大改革开放扫除思想障碍
2 . 1993年,浙江人鲁冠球的企业成为第一家异地上市的乡镇企业。同一年,该企业将总厂制改为集团制,经营权力下放,使得企业上下“人人头上一方天,个个争当一把手”。该企业的成功得益于
A.变革企业所有制性质B.践行政企分开的原则
C.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D.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化
3 . 1993年至1997年,我国制定的近百部法律及法律规定中有2/3是有关经济方面的,涵盖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振兴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促进对外开放等诸多方面。这说明我国
A.传统经济体制彻底打破B.立法方向的结构性失调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D.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发展
4 . 199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达到3.5334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4%。这主要得益于
A.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B.“大跃进”运动的推行
C.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D.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数据显示,2012—2017年我国在城镇企业职工就业人数方面,公有制企业占比从20.53%下降到15.45%;在缴纳税收方面公有制企业占比从15.04%降到10.23%;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公有制经济的投资占比从28.88%下降为23.13%。这反映了
A.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B.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
C.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D.国有经济丧失了发展活力
6 . 在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是不允许以私人名义开办的,一定要挂靠在某个集体企业的名义上才能生产经营,也就是说只能戴着集体企业的“红帽子”去经营私人的资产。但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大部分私营企业纷纷摘掉“红帽子”。这种“摘帽”现象
A.纠正了企业“左”倾错误B.推动了国家对私营经济的监督
C.开始打破计划经济体制D.适应了我国经济体制变化要求
7 . 据统计,1980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仅占全球的2.0%;1990年,中国贸易全球占比上升至3.4%,居世界第14位;到了2000年,占比扩大至7.3%,居世界第7位。这些变化主要得益于
A.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世界贸易体系的健康发展D.世界政治局势持续稳定
8 . 如图是1984年“江南猫王”陈莲涛送给邓小平《双猫图》,图中题词为“不管白猫黑猫,能捉住老鼠就是好猫。”邓小平“南方谈话”中能体现这一主旨的是
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B.社会主义的本质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检验真理的标准
2020-07-17更新 | 192次组卷 | 28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如图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中,符合史实的是

①工业建设的推动   ②“大跃进”中大办工矿企业   ③国民经济的调整
④十年“文革”及“右倾”错误   ⑤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
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③④D.③④⑤
10 . 中国的改革是根据中国的实际,选择“体制外先行”的路径。即在国有经济体制外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培植市场经济主体,以市场经济的“增量”来加速推动市场主体的形成,在体制外形成一个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使市场力量从外向内渗透。选择从体制外改革是为了
A.保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
B.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C.逐渐缓解原有体制的弊端
D.更有利于国有经济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