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6 道试题
1 . 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在相互竞争中发展
C.“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D.伟大人物对历史前进有巨大推动作用
2020-11-18更新 | 396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0届高三历史4-5月模拟试题汇编-专题2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2 . 有经济学家认为,按照国际工业经济一般的衡量标准,中国从1953年到1991年,用38年时间就达到或接近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水平。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在这一时期
A.经济建设不断推进B.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C.市场经济逐步完善D.城市化进程加快
2020-11-01更新 | 167次组卷 | 4卷引用: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重难点突破)-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重难点突破(中外历史纲要)
3 .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增强企业活力、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上海浦东、建立自由贸易区
D.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2020-11-01更新 | 255次组卷 | 56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强化训练4
4 . 1978年以来党的历次三中全会中心议题,据如表可知
A.体制改革在不断深化B.市场经济是改革的一贯追求
C.农业是党的工作重心D.经济改革的任务已基本完成
5 . 中共十四大后,“下海创市场”成为人们日常话题的重要内容,这与中共十四大什么内容直接相关?
A.开始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决定设立深圳、珠海、厦门为经济特区
2020-09-14更新 | 63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4年高中历史配套精品测试: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6 . 根据下图,可以推知中国在新时期
A.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工业生产能力迅速扩张D.计划经济体制发挥余热
7 . 1992年中国开放了有色金属和大部分机电产品价格,1993年开放了粮食、部分统配煤炭、部分统配木材和大部分钢材的价格,1994年放开了统配煤炭价格。这种做法
A.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B.加快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构
C.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D.实现了价格体系的全面放开
8 . 1993年某次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次会议是中共
A.八大B.十四大C.十四届三中全会D.十五大
9 . 观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如图),其中经济年平均增长最快的时期主要是由于实行了
A.社会主义改造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0 . 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三次思想大解放:1978年第一次思想解放冲破个人的崇拜,1992年第二次思想解放冲破计划经济的崇拜,1997年第三次思想解放冲破了所有制的崇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影响了历次思想解放运动B.改革开放的实践促成了第一次思想解放的开展
C.第二次思想解放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D.第三次思想解放改变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020-07-21更新 | 332次组卷 | 22卷引用:高考必刷卷·单元提升卷历史2024-专题20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单元综合测训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