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6 道试题
1 . 据统计,1990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国民生产总产值已达17686亿元,增长1.74倍(1980至1990年间,年均增长9%);工业总产值增长2.89倍。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地解放D.全面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2021-04-28更新 | 110次组卷 | 4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18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 .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也出现通货膨胀加剧等问题。面对严峻形势,党和政府探索新路子进行治理整顿、全面深化改革。到1991年底,经济过热明显改善,物价涨幅全面回落,市场秩序好转。治理整顿工作
A.激发了现代企业制度的生机活力B.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C.突破了对计划和市场关系的认识D.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创造条件
3 . 下表是1998—2002年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生产总值比较表,导致这三类企业产值增长的国内因素是
1998—2002年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生产总值比较表
年份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
产值(亿元)比重(%)产值(亿元)比重(%)产值(亿元)比重(%)
199820833.903362162.901775033.21
200055207.944055458.322346533.74
20021295114.304517949.873245935.83
①改革开放逐步深入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③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1-04-16更新 | 261次组卷 | 5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18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4 . 据统计:1978年我国国际收支顺差为8.68亿美元,1982年为62.91亿美元,2006年增长到2470.25亿美元。造成这一态势的因素是中国
①尖端科技长期落后于国际水平               ②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③加入世贸等国际经济组织                      ④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彰显活力
A.①④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③④⑤
2021-04-14更新 | 225次组卷 | 5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考点0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5 . 下表是中国海关统计的1980~2010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表,据此可知
时间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
份额金额
(亿美元)
比重
(%)
金额
(亿美元)
比重
(%)
金额
(亿美元)
比重
(%)
金额
(亿美元)
比重
(%)
出口商品总额181.2100620.91002492.110015777.5100
初级产品91.115.03158.912.56254.610.2817.25.2
工业制成品90.149.7461.874.42237.589.814962.294.8

A.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逐步形成B.经济体制改革提振外商投资信心
C.世界贸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D.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2021-04-13更新 | 210次组卷 | 4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18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6 . 1992—2001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上涨362%,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上涨321%,贸易顺差增长近5倍,占全球贸易比重也由2.3%上升至4.4%。其主要原因是我国
A.深化改革、扩大开放B.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
C.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D.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2021-04-07更新 | 307次组卷 | 7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18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7 . 邓小平从列宁那里找到了新思路,给中国改革开放找到了新航向。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实际上邓小平对新经济政策有继承也有超越,“超越”主要表现为
A.利用市场手段恢复国民经济B.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C.把解决农民问题放在突出位置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
2021-03-19更新 | 175次组卷 | 40卷引用:优生百日闯关系列 专题16 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
8 . 截至“十五”计划末期,私营企业法人单位498万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已达68.3%,私营经济占整个GDP比重超过60%.在许多地方,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的税收支撑着地方财政收入,个体、私营企业吸纳的就业人员占新增就业人员的2/3以上。由此可知
A.经济体制改革成效瞩目B.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国民经济主体
C.公有制经济发展受阻碍D.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
2021-03-17更新 | 115次组卷 | 4卷引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练04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9 . 中国平均法定关税税率下降的轨迹图(1992—2003),下图表明中国
平均关税税率(%)
A.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B.加入世贸组织成效较显著
C.经济特区建设效果明显D.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提高
2021-03-06更新 | 497次组卷 | 8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地区专用)-热点08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10 . 下面是1978-2012年我国的产业结构比例变化表,由此可以得出,这一时期我国
时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7828.247.923.9
198528.442.928.7
199520.147.232.9
200512.147.440.5
201010.146.743.2
201210.145.344.6

A.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协调性增强B.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弱化
C.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D.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
2021-03-02更新 | 26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话题01建党百年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