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济版图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密不可分。纵观改革开放前后新中国经济版图的发展与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49一1978年为第一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强调区域经济广泛的平衡促进与重要工业内移;19781991年为第二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以特区为改革开放的突破点,进而引中出梯度集约式的发展战略;19912010年为第三阶段,开始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阶段,进而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和东部反哺中西部的发展局面;2010年至今为第四阶段,强调的是贯通东西和串联南北的经济带与城市群建设,并以“一带一路”的国际化布局推动中国经济版图的边界向更广泛的国际领域延伸。

——摘编自周立群等《中国区域经济新版图》

从材料中任选两个相邻的阶段,运用所学中国现代史知识,阐述这两个阶段经济版图发生的主要变化。(要求:明确列出两个阶段,史实与所选阶段须相互吻合,表述清晰,观点正确)
2024-03-02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省校际名校高三下学期一模联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40多年来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成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面对的暗礁、潜流、漩涡越来越多。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后的问题、一般矛盾和深层次矛盾交织叠加、错综复杂。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材料二   从中外历史来看,任何成功的改革或变革总是首先在观念层面进行更新和转换,通过宣传新思想、新理念、新理论,更新人们的观念,解放人们的思想,并在社会各阶层取得广泛共识,才有可能使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

——摘编自《改革开放40年成功的“中国密码”》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阐述“改革开放的办法”中经济体制改革演变的轨迹。
(2)结合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相关史实,论证材料二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记者会时重谈浙商“四千精神”,即“走千山万水、吃千辛万苦、想千方百计、说千言万语”。关于“四千精神”的最早的完整文字表述出自下图1985年《解放日报》的报道。



提取图片信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以“温州精神”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10-1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形成三次现代化高潮:英国工业革命触发了第一次高潮,并在大西洋两岸形成现代化的始发区;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是第二次高潮,它使欧洲核心地区迅速卷入现代化,并且向其他地区强劲推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真正的全球性浪潮,世界一切地区几乎都身不由己地卷入了现代化潮流。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是中国现代化的初始阶段,封建旧王朝体制下的清政府谋求封建王朝的延续和资本主义的改革。从1911年到1946年,中国的现代化虽然实现了向资本主义模式的转变,但处于自发的游离状态。新中国建立后,中国选择了适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探索非资本主义现代化。1979年后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找到了顺应全球发展潮流、兼采各国发展所长、发挥自身独有特色的发展方式。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和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西方人认为世界就像一部“自动扶梯”:各国根据其发展阶段的不同水平,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注定要像西方一样,站在自动扶梯的顶端。按照这种思维,现代化意味着整个世界的西方化。但问题在于它忽视了历史和文化,每个社会都被简化为在本质上与西方相同的社会。显而易见,不同的历史和文化深刻地塑造了不同的社会,这反过来又决定了它们现代化的性质和现代性的特征。

——摘编自[英]马丁雅克《西方化不是现代化的唯一标准》


围绕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路径”为题,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的认识。(要求:围绕论点展开论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2020年中、美、日三国GDP折线图


——据各国统计部门/世界银行/联合国统计司


根据材料,任选一或两个国家,结合二战以来经济发展情况,拟定一个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6 . 以生产“光明牌”冷饮而驰名的上海益民食品一厂有限公司——这个中国最早冷饮企业,历经风雨百年,于2013年迎来了其百年延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3年,上海益民食品一厂有限公司的前身——美商海宁洋行在上海沙泾港路250号开办蛋品加工厂,是中国第一家机域化的冷饮企业。其生产的冰饮霸占上海,民族品牌纷纷破产。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日宣战,美商海宁洋行由日本明治产业株式会社接管。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国民政府从日本人手中接收海宁洋行,并发还美商。

1947年,国民党联勤总部收购海宁洋行,随后与第一粮秣厂合并,成立上海粮服实验厂。

1949年,上海解放,人民政府接管上海粮服实验厂,后改名为华东工业部上海蓝民工业公司食品第一厂。

1950年,时任益民食品一厂副厂长的江泽民提出,新中国成立了,“中国应该有自己的冷饮品牌”,他提议品牌取名“光明”,寓意是“光明照亮中国”。第一块国货冰砖“光明牌”棒冰正式问世。厂领导带领职工走上街头,向市民宣传国货“光明牌”。“光明”品牌商标上用火炬代表着光和热,象征着希望,56道光芒象征着56个民族大团结!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益民一厂企业的经营方式日趋多样化,产品也随之变化。

1983——1985年,先后引进了丹麦、瑞典、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冰激凌生产线,冷饮利润大增,提升了益民食品一厂的核心竞争力。

1993年8月——2003年,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上海益民食品一厂的发展与上海众多国有老字号企业一样,历经合资、重组的几度沉浮。

2004年,一座现代化的专业生产“光明牌”冷饮的花园工厂在上海奉贤做然崛起。

——上海益民食品一厂历史展示馆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或多个信息,结合中国近现代史,自拟论题,简要阐述。(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3-03-26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现代化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模式,它们具有共同的基础,即工业化。现代化渗透到社会的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表示为多层次、多阶段的历史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表明,西方现代化道路并非人类通向现代化的唯一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摘编自高放《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现代化、全球化的消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两幅漫画的主角都是外国人不同时期画的“中国龙”:一幅是描述100多年前“八国联军”瓜分中国:中国巨龙匍匐在地,掌断尾折,鳞开肉裂,纵然怒目喷火也只能任人宰割;另一幅是几年前发表在英国《泰晤士报》上的,上边同样是“中国龙”,却被画成一派顶天立地、蹈海翻江的气势,其它发达国家和一些大国似乎都不被放在“龙眼”里。       

图一                                                                                                         图二


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一项有关中国龙形象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摘自上官敬芝 张蕙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变化轨迹研究》


上图反映了1978—2006年中国居民人均收入变化趋势。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3-02-09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从1955年开始,中国进入了“出门没票,寸步难行”的票证时代。下图所示漫画从某个侧面分别展示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中国的社会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对两幅漫画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2023-01-15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