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粮商真正活跃从明朝中后期才开始。综合考察江南粮市的活跃,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是,在实行田赋货币化之后,官吏的俸禄米,亦改为货币收入,官僚及其附属人口成为消费商品粮的大户。作为政治性城市的苏州、杭州及其它县邑城市,各种消费功能膨胀,奢侈人口及其为奢侈消费服务的非农业生产人口刷增。至于所谓嘉定、湖州等棉丝区农民需要余(买进)食,已有研究者指出情形被方志大大夸张,并不属实。夸张米市,以粮商的活跃,欲证明江南市场经济有大跨度的进步,很值得怀疑。

——摘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增订本

材料二   粮食是基础性战略资源,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乃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加强和完善粮食宏观调控,并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粮食供求形势和粮食市场价格情况,围绕保证国内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和价格基本稳定的粮食宏观调控总目标,制定了不同的粮食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整体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摘自杜政、亢霞《我国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变迁回顾与经验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朝中后期江南粮市活跃的原因。结合所学,从农业经济和商品经济关系的角度,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农业发展的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生产关系调整的角度,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加强和完善粮食宏观调控”的措施。上述措施充分证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是什么。
2022-11-11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十校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982年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提出:“严禁在承包土地上盖房、葬坟、起土。社员承包的土地,不准买卖,不准出租,不准转让,不准荒废,否则,集体有权收回;社员无力经营或转营他业时应退还集体。”这一规定的主旨是(     
A.实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坚持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不变
C.鼓励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D.推广农村承包地的三权分置
3 . 1981—1985年我国农业总产值以年平均8.1%的增长率大幅度增加。这主要是因为(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推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D.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2022-07-23更新 | 242次组卷 | 17卷引用:浙江省研修教研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农业发展情况

朝代春秋战国秦汉
公元年代前770—前221前221—220
耕地面积/万hm21533.33813.3
粮食单产(kg/hm2712.5825
粮食总产/亿kg102.7295.7
口粮总量/亿kg111.4208.8
粮食需求/亿kg123.7232.0
人口/万人32006000
人均占粮/kg320.5492.9

——摘编自吴宾《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材料二   “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科技支撑。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要发挥我国制度优势,让农民能获利、多得利,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多措并举、凝聚合力、久久为功,才能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改编自李浩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到秦汉农业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政策支持和农业技术角度,概括现代中国应对粮食安全的举措。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1978年,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解决农业快速发展并为工业化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中国共产党认为只有工业化才能最终解决贫穷落后,才能最终解决农民问题。为此,中国共产党逐步建立起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体制。农业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农业剩余产品,降低了工业发展成本。1953~1957年国家预算收入中,由农业及副产品收购、加工、销售、运输等利润和税收间接构成的财政收入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0%。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材料二   1978年后,城乡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政府不再完全通过计划的手段来调节城乡关系,但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趋向并没有立即改变。当农副产品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已能够满足城市需求的条件下,农民和农村主要通过直接投资(乡镇企业)、提供劳动力等方式,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2006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近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我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以上材料改编自武力《1949-2006年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政策的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的变化。
2022-06-08更新 | 4056次组卷 | 37卷引用: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A
7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政治建设的新时期。如图所示讲话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讲话”发表的那一年
A.全国上下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中共中央发出文件首次突破“包产到户”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观念
C.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给予更多的自主权
D.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
2022-05-30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温州中学、金华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历史试题
8 . 1979年9月,我国决定将农业事业费和支援社队的支出在国家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逐步高到8%左右;对农业的贷款,从现在起到1985年,要比过去增长1倍以上。这一决定
A.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需要B.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性质
C.强化了人民公社管理体制D.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9 . 以民为本,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本思想在我国产生的时间较早……孟子认为"君以民为本,社稷亦以民而立,故民为贵。君与社稷虽有轻重,但皆为民服务”。荀子认为“足国之道,节用裕民”。墨子认为“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这些观点主张中,无不蕴含着朴素的民本思想。

——摘编自游唤民《先秦儒家民本思想论》等

材料二   1954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自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确立起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邓小平同志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八十年代初,政治体制改革也本着“发扬民主,加强法制”的精神迈出新的步伐。

——摘自全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始终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为新发展阶段推动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摘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观点。结合所学,从经济和法律角度概述唐太宗践行“民本”思想的举措。
(2)结合所学,指出1954年宪法的两大原则。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八十年代初,政治体制改革迈出的“新步伐”。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20世纪70年代末,写出我党为实现“先富带动后富”在农村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影响。②结合所学,指出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理论体系及地位。
2022-05-05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2022届高三选考模拟历史试卷
10 . 《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写道:“我国农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集体经济要建立生产责任制也是长期的不变。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不论采取什么形式,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该纪要出台的主要背景是
A.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上集体化道路
B.纠正农村工作中的高指标等“左”倾错误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农业的突破性进展
D.农村逐渐实行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
2022-04-21更新 | 13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