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2019-01-30更新 | 5493次组卷 | 102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暑期测试卷历史试题
2 . 在历史学习中强调史论结合,但常常因为对概念理解有偏差,导致结论错误。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史实结论
A王安石实行市易法,政府设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表明北宋一度放弃了抑商政策
B古希腊梭伦改革把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为近代代议制民主奠定了基础
C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意味着两极格局被打破
D20世纪80年代中国逐渐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标志着农业经营和分配方式的重大变革

A.AB.BC.CD.D
3 . 土地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因此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A.保护了农民利益B.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改变了经营方式D.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2020-06-14更新 | 144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2届福建省三明市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联合命题考试历史试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04年,某报记者对“安徽实行包干到户”这一历史事件的亲历者进行专访的访谈录摘要:
  记者:当时农民分地的背景是什么?
  亲历者:当时面临的情况是农民连吃饭都成问题,体制束缚了中国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但是,干部都不敢讲真话,口号上喊“人民公社年年好”,其实生产力却是年年大倒退,农民怨声载道。
  记者:在当时的情况下搞包产到户的阻力很大吗?
  亲历者:农民们走出了这一步,很多人都是反对的。有一位老同志干脆直说:“这是胡闹!”
  记者: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前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亲历者:“大包干”的第二年,小岗生产队大丰收。这个自农业合作社以来从未向国家交过一斤粮的“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队”,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还了贷款。

                                                                                   ——《鲁中晨报》2004年8月


材料二   30年前,安徽省小岗村迎来发展的“第一春”。一天晚上,村民严金昌与当地18位村民秘密签下了分田到户、自主生产的“生死契约”。契约说:“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缴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改革模式后来得到中国改革开放 “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高度认可,随之获得中央政府的肯定,并被推向全国。

                                                                           ——2008-10-15《中国国土资源报》


材料三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资料  
年份人口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人均分配收入还贷款交售粮食
1976年19户
110人
35000斤230斤32元————
1979年20户
115人
132300斤800斤200多元800元30000元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材料二中小岗村农民分田到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改革模式”是指什么?依据材料概括指出这一改革模式实行的过程。
(3)依据材料一、三,分析小岗村的改革模式使小岗村发生了哪些变化?它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018-05-1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1985年,国务院下发相关文件,要求各地用合同订购、市场收购的方式取代统购派购农副产品,同时鼓励通过多种渠道集资建路,发展交通运输。这些政策
A.激发了农业生产活力
B.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
C.旨在缩小城乡差距
D.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6 .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三十年的征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三十年来,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材料一:

图一1978年安徽省小岗生产队签订的            图二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肯定“双包”

全国第一份承包合同书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图三1983年重庆开始经济试点的报道       图四1987年7月1日人民日报关于政治制度改革试点的报道

(1)新时期的中国改革是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的。结合材料一加以说明。

材料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演进与思想解放运动和理论发展是紧密相连的,20多年来,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有三次:第一次为拨乱反正、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二次冲破了“姓社姓资”的思想禁区和“计划经济崇拜”,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三次突破了“姓公姓私”的理论误区和“所有制经济崇拜”,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一引自(《文化艺术报》

(2)没有解放思想,就不会有改革开放:没有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就不会得到深化。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前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三:1978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

国民生产总值(亿元)国家财政收入(亿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19783645113257.557.7
20062180713950035.843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反映)家庭生活水平的程度。

材料四: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

材料五: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3)依据材料三、四、五,概括指出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4)近三十年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18-04-1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永安第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20世纪80年代,以集体企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独领风骚,吸纳了50%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被邓小平称为中国农民自己的创造。但南方谈话后,乡镇企业因其发展已突破了地域、资金、业务范围等诸多限定,中国统计年鉴中已不再对其单独统计。这反映了
A.乡镇企业退出历史舞台
B.南方谈话解放了企业家的思想
C.经济结构得到合理调整
D.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逐步增强
9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田单干”“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它指的是(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
③发展乡镇企业   ④ 外出打工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0 . 20世纪出现了两大改革家,一个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一个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罗斯福通过新政使美国走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道路;邓小平通过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1)依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推进经济发展中政府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二1978年11月,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实行包产到户,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1982年1月,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和成效。

(3)综合上述材料,两大改革家的改革有何共同之处?

2017-08-0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