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农村劳动力总数不断增加,由1978年的3.13亿增加到1986年的3.88亿,但是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作物种植业的人数在20世纪80年代不断减少。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改革开放后初期的中国
A.人口总量不断上涨B.农业经济的增长面临困境
C.产业结构发展失调D.农村劳动力转移日益加速
2 .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19521953195419551956
农业总产值461510535575610

——《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二   我国小麦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了。我国小麦增产速度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没有的,更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美帝国主义者说我们人口多是“不堪重负的压力”,我们要用更多的事实告诉他们,人口多,生产粮食更多。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

——《人民日报》社论(1958723日)

材料三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531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
(2)对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国农业生产情况你是如何判断的?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哪两次运动有关?这两次运动导致的后果如何?
(3)材料三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哪个省份实行?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4)综合上述材料信息,你得到了什么重要启示?
3 . 改革开放之初,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之为“两权分离”。 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再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格局。 这一变化(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当时适应了中国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农民获得了对土地的所有权,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出现根本性变革
D.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展现农村的活力
2020-09-03更新 | 238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19年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到1981年3月, 徐州、扬州、镇江等6个地区统计,已经有75.8% 的生产队,实行了各种形式的责任制,主要有“定额承包,超包全留,自主分配”、“定额承包,超额分成,计件工资”“定额承包,超额提奖,固定工资”、“定额生产,超额奖励,利润分成”等。这些举措
A.开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B.促进了城市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
C.丰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D.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6 . 1978年,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包干到户。此后,四川、贵州、甘肃等地的包产到户也在摸索中发展。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指出,一些地区的群众要求包产到户,“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这反映了党和国家
A.决定实行农村多元化经济所有制B.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顺应并肯定了群众的要求与探索D.引导全国各地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2020-07-11更新 | 5555次组卷 | 82卷引用:湖北省2021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2)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建国以来关于城乡关系的主要政策

年份政策依据主要内容
1950年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发展农业生产,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1953年一五计划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
1958年户口登记管理条例农村迁往城市,需持有城市劳动部门、学校的录用、录取证明,或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入证明,向原户口登记机关办理迁出手续。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年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集镇落户。
2002年党的十六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12年党的十八大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2019年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靠城市带动乡村,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实现共同发展。

——颜昌武《中国现代国家建设中的城乡关系——一个非对称双向运动的分析视角》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就现代中国城乡发展或工农业发展关系得出结论,并加以论证。(要求:结论明确,论证完整有据,表述清晰。)
8 . 1984年中央1号文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1993年中央l号文件规定,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三十年不变,还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这反映出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自上而下推行B.体制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C.乡镇企业的兴起推动农村产权改革D.市场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9 . 1982年,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农业生产责任制。1985 年,全国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工作全部结束,许多乡镇还建立了集体经济组织。这些举措
A.改变了农村的土地性质B.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
C.推动农村改革深入发展D.实现了农村村民的自治
10 . 1977年11月,安徽省委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并制定了“省委六条”,主要内容包括“搞好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工作,积极地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生产队实行责任制,只需个别人完成的农活可以责任到人”等,这一规定
A.反映出我党工作中心的转移
B.巩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突破了农村“左”的政策束缚
D.维护人民公社经营自主权
2019-10-07更新 | 612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7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三4月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卷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