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邓小平曾说:“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由权……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中共中央为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而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A.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C.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 . 我国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6595亿斤,增至2013年的60194万吨。中国农业实现了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的奇迹。这一成就主要得益于
A.土地改革B.第一个五年计划
C.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

——据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

材料二   我国粮食产量19593400亿斤,19612950亿斤9人均约440斤),19786000亿斤,19848000亿斤(人均约800斤)。


(1)从新中国成立到“二五”计划期间,我国在农业生产方面开展了哪些运动?
(2)指出材料二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粮食生产的不同状况。简要说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我国粮食生产状况的原因。
(3)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有什么意义?
2021-07-1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79年安徽凤阳粮食产量比上一年大幅增长,取得这样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A.创立经济特区B.实行包产到户
C.实施对外开放D.发展农业科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一“新局面”在农业领域的主要表现是(     
A.扩大企业自主权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坚持对外开放D.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6 . 在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领导生产队率先实行生产责任制,接着在全村进行了推广,双水村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有了好转。头脑灵活的少安又进城拉砖,用赚的钱开办砖窑,成了公社的“冒尖户”。孙少安生活的好转得益于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C.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7 .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起步,农业的发展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下图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村
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确立农民土地私有制
C.全面废止农业税D.限制乡镇企业的发展
8 . 它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誉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第一步改革中最亮丽的风景线。它指
A.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B.沿海和内地经济开放城市设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次会议决定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工作的重点,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从1979年开始,全党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步入改革开放的时期。

——摘编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二   现代中国的农村改革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这次改革由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形成了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的广泛推行,使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深刻地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摘编自张海荣《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历史变迁》等


(1)指出材料一中“这次会议”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指出农村改革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措施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史实。
10 . 20世纪80年代,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农业劳动力逐步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形成了日益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群体。为此我国
A.大力发展乡镇企业B.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C.逐步开放沿海城市D.改革农村户籍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