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如图为中国“1952~2018年农林牧渔总产值结构变化”, 据此可知,我国
A.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迅猛B.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提高
C.农产品生产结构得到优化D.农村经济实现服务性转型
2 . 1983年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农民的伟大创造。农民认为这个文件给他们松了绑、指了路、开了心。邓小平说:“一号文件很好,政策问题解决了。”据此可知,一号文件的出台
A.开启了经济体制改革进程B.回应了改革初期农民的困惑
C.初步解决开放的政策问题D.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2022-01-19更新 | 349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20世纪80年代,在山西太原的一些农村牲口的价格猛涨,“原来一匹大牲口不过一千元,小毛驴只卖三四百元,后来大牲口涨价到一千五百元,小毛驴更时兴,涨到了八百元以上”。这主要是因为
A.人民公社化的继续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社会生产力的倒退D.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2022-01-18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82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集体所有的耕地、林地、草地、滩涂以及荒山等的使用,必须服从集体的统一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准私自占有;集体划分给社员长期使用的自留地、自留山以及宅基地,所有权仍属集体。上述材料表明
A.党中央和政府高度关注农业的发展B.土地集体所有是农村改革的基础
C.集体划给社员的土地不得随意开发D.农民按照集体统一规划进行生产
5 . 某记者在回忆录中写道:“现在农村的确‘活’了,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各种副业欣欣向荣。看来,包产到户、包产到劳等责任制,确已行之有效,是搞活经济的不二法门,城市里的企业管理,也在开始推行这种精神了。”这表明当时
A.城乡改革互相促进B.全面整顿初见成效
C.逐步开展经济体制改革D.倡导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2021-12-27更新 | 4922次组卷 | 43卷引用:2022年辽宁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6 . 下表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简表。据此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A.使乡镇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B.加速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C.使农业总产值超过其他产业总值D.推动农村工业化基本实现
7 .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B.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
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21-11-17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东南协作体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8 . 1980年国家农委的一份农村调查报告中写道:““尖头户站,滑头户看,老实户气得不愿干'的现象没有了”,““干到腊月二十九,吃了饺子就动手'的一年到头打疲劳战的现象也没有了”。这种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A.农业税的取消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三大改造完成D.农村承包地的“三权”分置
2021-11-14更新 | 19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辽宁历史高考变式题
9 . 1956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了《生产组和社员都应该包工包产》。6月浙江省永嘉县在燎原社试验包产到户,成功后,县委决定在全县推广。这
A.推动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B.解决了农产品分配领域的平均主义问题
C.是农村经济改革理论与实践统一的体现D.为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奠定历史基础
10 . 1983年,东莞县专业户、重点户、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应运而生、蓬勃发展,从事各种专业的劳动力6.87万人,占农业总劳动力的16.4%。这反映了当时
A.国家开始关注民生幸福B.国家经济体制有所调整
C.粮食短缺问题得到解决D.农村改革激发社会活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