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与前者的不同在于
A.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
B.扩大了农民土地经营的自主权
C.建立了新的生产关系
D.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2 . 自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基本上按现有人口平均分配,把整块土地分割成许多小块,实行分户经营,农民还在沿用传统手工劳动工具。这说明我国当前的农村经济
A.大体仍处于自给自足状态
B.能有效挖掘现有土地潜力
C.带有浓厚的小农经济色彩
D.较难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
3 . 20世纪80年代,广州许多大学科研能力突出的老师利用周末到珠三角的乡镇企业进行“技术性”指导。通常在星期六由企业接走,到星期日又送回学校。这一现象说明
A.“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B.“科教兴国”战略深入人心
C.城市经济改革获得进展
D.科学技术提升经济效益
4 . 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A.农村经营方式变化
B.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改革
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D.大伙儿对他的背叛
2018-04-08更新 | 234次组卷 | 57卷引用:2015届辽宁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5 . 1985年5月,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请示,在请示中引用了中国的一句谚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火计划”由此诞生。“星火计划”的寓意为科技的星星之火,必将燃遍中国的农村大地。该计划的提出是为了
A.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B.配合“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
C.改变农村经济建设粗放式经营状况D.呼应教育体制改革的“三个面向”
6 . 1987年6月,邓小平在接见南斯拉夫代表团时说:“农村改革中……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这不是我们中央的功绩……这是我个人没有预料到的,许多同志也没有预料到,是突然冒出这样一个效果。”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民众积极参与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力之一
B.中央政府的宏观决策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C.该意外收获的主要意义是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D.民间的经济活动引领了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方向
2018-01-11更新 | 181次组卷 | 2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11月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7 .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进一步解放思想,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下列史实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A.村民委员会成员不得连任B.“革命委员会”的成立C.改社建乡、政社分开D.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
8 . 1978年以来,农民生产积极性的调动,改变了生产者对生产漠不关心的局面,农村形势大好,也出现了一些前进中的新问题,亟待解决。如:生产者的经济活动加强了,基层组织的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如何适应。这表明
A.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B.要强化现有的基层行政组织
C.要把农业生产纳入计划轨道
D.人民公社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2016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9 . 下表为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增长率(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该表反映出
区域收入消费水平
农村17.6%(家庭收入)8.9%
城市8.0%(职工货币工资)4.5%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明显B.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城市
C.废除农业税增加了农民收入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展缓慢
10 . 纵观新中国建立以来粮食生产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50—1978年,29年间平均递增3.5%。第二阶段为1979—1984年,6年间平均递增4.9%,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第三阶段为1985年至今,年平均递增1.2%。1979—1984年间“粮食增长最快”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改革农产品购销制度,允许自由买卖
C.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
D.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