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5 道试题
1 . 1977年11月,安徽省委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并制定了“省委六条”,主要内容包括“搞好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工作,积极地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生产队实行责任制,只需个别人完成的农活可以责任到人”等,这一规定
A.反映出我党工作中心的转移
B.巩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突破了农村“左”的政策束缚
D.维护人民公社经营自主权
2019-10-07更新 | 612次组卷 | 3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2 . 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教授在解释中国市场化过程时,认为中国的市场化变革是由体制外的边缘革命推动的,如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家农户一致同意分田单干,乡镇企业引进了农村的工业化,个体户打开了城市私营经济之门等。作者意在说明
A.边缘力量在政治变革中的强势地位
B.政府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处于被动地位
C.民间力量推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D.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2019-07-23更新 | 620次组卷 | 2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第八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3 . 1980年,某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一位老农高兴地说:“土地又归俺所有了,我愿种啥就种啥……”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A.正确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变革状况
B.这种责任制不符合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
C.土地改革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自主经营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
4 . (2008年广东单科)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
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
5 . 1978年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在
A.城市
B.农村
C.广大内地
D.沿海地区
2019-07-13更新 | 202次组卷 | 22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历史试题
6 . 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任何单位都不得再向农民下达指令性生产计划。”该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A.推广家庭承包责任制
B.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
C.减轻农民、农村负担
D.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
7 . 1978年以后,中国开始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③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④改变了农村土地的所有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19-07-11更新 | 711次组卷 | 26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阶段历史试卷
8 . 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指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 . 有学者说:“毛及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这说明二人的农业政策
A.赋予农民的经营方式不同
B.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
C.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D.取得农业成就的手段相同
2019-06-20更新 | 152次组卷 | 21卷引用: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
A.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
B.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
D.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2019-06-13更新 | 243次组卷 | 36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