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改革开放之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为“两权分离”。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再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格局,这一变化(  )
A.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出现根本性变革B.展现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
C.标志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退出历史D.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2020-04-25更新 | 289次组卷 | 24卷引用: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感到痛苦的“散伙”实质上是
A.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B.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创建
C.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否定D.生产责任制经营方式的调整
2020-03-27更新 | 207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第四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3 . 1980年春节前夕,商业部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大城市敞开供应猪肉,最好是“就地收购、就地屠宰、就地销售”。国务院又下达文件,允许“鸡蛋可以季节性差价”。这表明当时
A.改变了单一的公有制形式B.发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D.农民生产自主权的不断扩大
4 . “最初,我们的许多干部都想不通。我们为什么要放弃集体生产共同富裕的原则而去走发家致富的道路?这不是我们曾经反对的资本主义道路吗?然而,群众却非常热心。”文中“干部想不通”的历史事件是
A.三大改造B.“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 . 1958年到1978年,小岗村减少了半数人口、半数耕地以及三分之二的牲口,每一个人每年产出的粮食则由五百公斤减至五十公斤……每临秋冬时节,小村家家闭门堵户,老幼相携,在他乡乞讨。此种现象出现说明(  )
A.农村经济体制亟待改革B.联产承包未能解放生产力
C.自然灾害危及农民生存D.计划经济挫伤革命积极性
6 . 日记作为记录当事人生活经历的一种史料,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下面是一段日记:“今天从学校回到家中,又听到妈在跟邻居念叨,她一直耿耿于怀村里少分给我家几分地。……阿姐又在准备种芝麻了,说是可以额外换点钱,不过榨的油倒是真的很香……”(龚佩记于1983.5.20江苏启东)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
A.土地的所有权发生转移B.个体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C.经济体制变革正在进行D.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始
7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继续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改革,并对上市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五证合一”。上述党的举措有助于
A.深化依法治国方略B.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C.释放社会创新活力D.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8 . 如果以时间为序,将政治因素(政策)作为外力、经济因素作为内力,在两者合力的作用下,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所表现出来的变革或变迁的轨迹如图。据此判断,1980年四川省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取消人民公社位于图中哪一段

注:O点开始的对角线为假设的农村发展正态趋势(如线段OA为1950—1957年的农村经济发展态势);各点到O线的垂直距离表示偏离正态的程度。
A.AB段B.BC段C.CD段D.DE段
2019-12-10更新 | 394次组卷 | 10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育英高考补习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77年11月,安徽省委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并制定了“省委六条”,主要内容包括“搞好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工作,积极地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生产队实行责任制,只需个别人完成的农活可以责任到人”等,这一规定
A.反映出我党工作中心的转移
B.巩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突破了农村“左”的政策束缚
D.维护人民公社经营自主权
2019-10-07更新 | 612次组卷 | 3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10 . 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教授在解释中国市场化过程时,认为中国的市场化变革是由体制外的边缘革命推动的,如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家农户一致同意分田单干,乡镇企业引进了农村的工业化,个体户打开了城市私营经济之门等。作者意在说明
A.边缘力量在政治变革中的强势地位
B.政府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处于被动地位
C.民间力量推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D.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2019-07-23更新 | 620次组卷 | 2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第八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