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德国学者韩博天说:“中国政府经常运用一种‘试点’的方法,即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成功的地方经验会被吸收到中央的政策中,继而在全国推广。”这种方法的运用体现在
①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020-08-07更新 | 70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3届辽宁盘锦第二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卷
2 .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一年后,粮食获得大丰收,粮食总产量相当于1966—1970年五年产粮的总和,这种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随后,全国农村逐步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发展乡镇企业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建立人民公社
3 . 1978年,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包干到户。此后,四川、贵州、甘肃等地的包产到户也在摸索中发展。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指出,一些地区的群众要求包产到户,“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这反映了党和国家
A.决定实行农村多元化经济所有制B.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顺应并肯定了群众的要求与探索D.引导全国各地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2020-07-11更新 | 5564次组卷 | 82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同学们在学习高中历史的过程中,经常把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这两个概念弄混淆,自然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狭小。根据以上标准,判断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等于自然经济,并延续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B.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小农经济,并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本质上仍属于小农经济,其性质与以往的小农经济相同
D.当代小农经济土地为集体所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的小农经济
2020-06-23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5 . 1984年中央1号文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1993年中央l号文件规定,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三十年不变,还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这反映出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自上而下推行B.体制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C.乡镇企业的兴起推动农村产权改革D.市场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6 . 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带,“大量闲散人口开始从土地中‘溢出’,在票据经济的禁锢下,他们无法进城,于是‘洗脚上田’,开始在城市之外‘村村点火,乡乡冒烟’,从事各种非农产业。”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广大农民迫切希望参加“一五”计划建设
B.计划经济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展开
D.包产到户使农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了出来
7 . 1978年后,随着农村改革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显现,日益造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改革态势。这一态势
A.加速了人民公社体制解体B.催生了国有企业的股份制
C.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D.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合法化
8 . 197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封读者来信,题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应当稳定》。《人民日报》为这封来信所加的“编者按”明确指出,当时已经出现“‘三级所有’,‘包田到组’的地方”,应当“坚决纠正”。这反映出
A.十一届三中全会制订的改革开放方针要立即停止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尝试依然遭到“左”倾质疑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公有所有制应该予以纠正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由点到面全面铺开
9 . 1981年杜润生到河北一个先进大队调查,问当地实行包干到户的原因。农民说:原来是把大家都拴在一个槽上,挤在一块儿吃那点草料,管吃不管饱,自己找点东西吃都不让,只能一起饿肚子。这说明(     )
A.经济体制改革能够释放潜在的生产力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符合现代农业发展
C.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即将全面展开D.改革开放政策有利于中国综合国力提升
2020-05-1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5月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10 . 从1979年到1982年,我国先后四次提高储蓄存款利率,到1984年我国银行存款余额增长了2.16倍,贷款能力增长了1.576倍。贷款对象由国营企业扩大到城镇集体及个体工商户。据此可推知,这一政策调整
A.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B.深化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体现国家宏观调控产业布局D.稳定了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