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某记者在回忆录中写道:“现在农村的确‘活’了,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各种副业欣欣向荣。看来,包产到户、包产到劳等责任制,确已行之有效,是搞活经济的不二法门,城市里的企业管理,也在开始推行这种精神了。”这表明当时
A.城乡改革互相促进B.全面整顿初见成效
C.逐步开展经济体制改革D.倡导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2021-12-27更新 | 4908次组卷 | 43卷引用:2022年辽宁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2 . 下表是“中国1957年和1978年的三农数据比对表”。据此可知,这20年间我国
年份农业劳动者
总数(人)
农村人口
占全国比重
农业总产值
指数
农业机械
总动力指数
农作物播种
面积指数
1957年19310万84.6%100100100
1978年29426万82.1%184958095.45
A.农业现代化进程基本停滞B.城镇化推动了农村发展
C.农村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D.农业剩余人口问题严重
2021-12-20更新 | 103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1980年国家农委的一份农村调查报告中写道:““尖头户站,滑头户看,老实户气得不愿干'的现象没有了”,““干到腊月二十九,吃了饺子就动手'的一年到头打疲劳战的现象也没有了”。这种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A.农业税的取消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三大改造完成D.农村承包地的“三权”分置
2021-11-14更新 | 19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辽宁历史高考变式题
4 . 1980年国家农委的一份农村调查报告中写道:“‘尖头户站,滑头户看,老实户气得不愿干’的现象没有了”,“‘干到腊月二十九,吃了饺子就动手’的一年到头打疲劳战的现象也没有了”。这反映出
A.生产关系调整初见成效B.农村社会风俗的改变
C.农村温饱问题得到解决D.人民公社制度的取消
2021-09-27更新 | 4841次组卷 | 42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辽宁历史高考真题
5 . 下表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粮油产量统计表,它反映了当时中国
时间粮食产量(百万吨)油料产量(百万吨)
1978年304.775.21
1980年320.567.69
1984年407.3111.91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B.人民公社化解放了生产力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农产品出口激增D.市场经济体制已取代计划经济体制
6 . 1983年,东莞县专业户、重点户、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应运而生、蓬勃发展,从事各种专业的劳动力6.87万人,占农业总劳动力的16.4%。这反映了当时
A.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B.农村改革激发社会活力
C.国企改革取得初步成果D.对外开放不断走向深入
2021-09-02更新 | 320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调兵山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7 . 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出台文件规定家庭专业户、个体经营户,雇工不能超过8个,超过8个就是对工人的剥削,就要限制。1987年中央发布了文件,去掉对雇工数量的限制,提出“允许存在,加强管理,兴利抑弊,逐步引导”。这一变化反映了
A.私营经济的发展受限B.国家鼓励发展市场经济
C.经济发展理念的进步D.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
8 . 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民谣:“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着灯”。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C.农村生产工具的改变D.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9 . 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指出:必须动员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商品生产服务体……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该文件可以用来研究
A.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B.放活农村工商业的问题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问题D.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问题
2021-05-30更新 | 205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农村宅基地是农户住宅专用地,所有权属于集体所有,由该农户长期使用。198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制止农村建房侵占耕地的紧急通知》,规定宅基地和新建农房需经政府规划,禁止在承包地和自留地建房。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B.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
C.政府加强农业经营的统一管理D.农村土地改革遭受阻力
2021-05-11更新 | 268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